分享

四、虫螫伤方1.青黄散-2.银花合剂-3.五灵脂散-4.马齿苋饮

 学中医书馆 2018-01-29
四、虫螫伤方
虫螫伤是指虫类通过其毒刺及毒毛刺螫或口器刺吮而使人发
病。临床上多见为蜂螫伤、蜈蚣咬伤、蝎螫伤等。虫螫伤致病原因
为虫螫后,毒素通过其毒刺或毒毛注入人体引起中毒反应。
蜂螫伤临床表现为颜面、手背、手臂等暴露面被螫处有痛痒感
及灼热感,轻者局部出现中心有瘀点的红斑、丘疹,严重螫伤者皮
肤大片潮红、肿胀,常有水泡,伴有头晕、恶心、呕吐、恶寒发热、脉
细弱、血压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蜈蚣咬伤临床表现为咬伤处有两个瘀点,周围红肿,有剧痒或
痛彻骨,可继发红丝疔,局部可出现淋巴结肿痛,严重者浑身麻木,
发热头痛,眩晕呕吐,心悸脉数,谵语抽搐。儿童被咬伤,症状较严
重,亦可危及生命。一般病程较短,数天可消失。
蝎螫伤临床表现局部大片红肿,或有水泡,自觉剧烈疼痛,或
痒痛兼作,或伴灼热感,可伴有红丝疔及局部淋巴结炎,严重者有
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甚至可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对虫类螫伤治疗可立即拔除毒刺,用肥皂水或3% 氨水或5%
碳酸氢钠溶液洗净疮口;若黄蜂螫伤用食醋;蝎螫伤局部冷敷或喷
以氰乙烷。螫伤上方用止血带或0
25% 普鲁卡因局封,严重者用
激素和对症处理。因其发病为虫毒所致,故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为主。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青黄散
青黛、雄黄各等份。上药共为细末,每服2g,新汲水调下。
本方出自《产宝诸方》,有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毒虫咬伤及
痈疽初起。
 2.银花合剂
银花、连翘、白芷、威灵仙、五灵脂、大黄、木通各10g,细辛、没
药各3g,吴茱萸、甘草各6g。水煎,每日1 剂,分2 次服。儿童酌
减。
本方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蜈蚣咬
伤6例,经当晚用药,次晨症状完全消失者5 例,仅1 例3 天后才
痊愈。
 3.五灵脂散
五灵脂(炒令烟尽),为末,每服3g。
本方出自《妇人大全良方》,有祛瘀止痛之功。适用于蛇、蝎、
蜈蚣咬伤。
 4.马齿苋饮
马齿苋(鲜品)5g或干品150g,加水800ml,煎至300ml,分
2 次温服,每日1 剂。同时以鲜马齿苋少许捣烂外敷,每日3次。
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蜂螫伤
114例,结果痊愈65 例,有效42 例,无效7 例。治疗时间最少1
天,最多7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