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管异物卡喉处理方法

 寂寞的季节314 2018-01-29

文章目录

一、气管异物卡喉处理方法
1. 气管异物卡喉的处理方法
2. 气管异物卡喉有什么症状
3. 哪些食物容易造成气管异物卡喉
二、气管异物卡喉有什么危害
三、如何预防气管异物卡喉
气管异物卡喉处理方法1、气管异物卡喉的处理方法

1.1、如果是3岁以下孩子

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1.2、如果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

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1.3、应用于急救成人

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河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1.4、用于自救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个步骤的后3个步骤,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2、气管异物卡喉有什么症状

2.1、异物进入期

呛咳明显,气喘,声嘶 多于宝宝进食中突然发生呛咳、剧烈的阵咳及梗气,可出现气喘、声嘶、紫绀和呼吸困难。若为小而光滑的活动性异物,如瓜子、玉米粒等,可在孩子咳嗽时,听到异物向上撞击声门的拍击声,手放在喉气管前可有振动感。

2.2、安静期

轻微咳嗽和憋气 若异物较小,刺激性不大,或异物经气管进入支气管内,则可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咳嗽和憋气的症状很轻微,甚至消失,从而出现或长或短的无症状期,故使诊断易于疏忽。

2.3、刺激或炎症期

气管黏膜肿胀,出现持续性咳嗽 植物类气管异物,因含游离酸,故对气管黏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豆类气管异物,吸水后膨胀,因此容易发生气道阻塞。异物在气道内存留越久,反应也就越重。初起为刺激性咳嗽,继而因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气管黏膜肿胀,而出现持续性咳嗽、肺不张或肺气肿的症状。

2.4、并发症期

咳痰带血,或有肺不张症状 异物可嵌在一侧支气管内,久之,被肉芽或纤维组织包裹,造成支气管阻塞,易引起继发感染。

3、哪些食物容易造成气管异物卡喉

3.1、果冻

老人和小孩吞食果冻容易发生意外,不能轻忽大意。建议给老人和小孩吃果冻的时候,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3.2、麻花、糖果

不好咬的食物,本来就容易噎住喉咙,不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如果真的要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建议先切成丁状。

3.3、鱿鱼丝

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包括鱿鱼丝、牛肉干都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吃。

3.4、花生酱

黏稠度过高,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吞食。

3.5、坚果类

体积太小,有时老人和小孩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3.6、小巧水果

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并不合适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可剥开去核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3.7、多纤维蔬菜

纤维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如芹菜、豆芽。

气管异物卡喉有什么危害

气管是人体重要的新陈代谢系统,也是呼吸系统中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一旦异物误入阻塞气管,会发生呼吸困难、缺氧或窒息等一系列症状,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

然而气管异物症状的轻重与异物的性质、大小及在气管内存在时间的长短有关。由于该病多发生在三岁以下幼儿,抢救不当或异物较大者,很有可能因窒息而立即死亡。

若异物长期存留在支气管,则可引起肺部并发症。气管异物通常可分成以下四期,并且不同时期症状与危害有所区别。

如何预防气管异物卡喉

当幼儿在进食时哭闹、嬉笑、跑跳或口内含着小物品突然深吸气时,就非常容易将异物吸入气管中。随着呼吸的作用,异物就会进入气管、支气管或其深部,可以引起幼儿咳呛、青紫、呼吸困难。

幼儿气管异物直接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家长应充分认识其危害性,注意预防幼儿气管异物的发生。

一旦幼儿发生气管异物,家长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应该立即争分夺秒,急送幼儿到医院治疗。这是因为幼儿气管异物自然咳出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医院手术室的条件下,用喉镜或气管镜才能取出异物。所以家长必须认识到及时治疗的重要性,万万不可贻误时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预防幼儿气管异物的发生,要避免幼儿在吃东西时哭闹、嬉笑、跑跳,吃饭要细嚼慢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