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编接触过的各个装逼圈里,红酒圈是最有意思的一个。不同于一般的土豪装逼,红酒装逼充满了优雅、文化和仪式感。区别于一般粗俗装逼行为的厌恶感,红酒装逼还有点那么令人神往,总之小编第一次见到真的蒙了。在那些开瓶、醒酒、晃杯、品尝的庄重仪式后,最令人神往的是那些对红酒刻骨铭心的感受: “复合的果香,立体的层次,覆盆子略带酸涩的甜美充盈口腔,柠檬的清新,还有最后弥漫上来的是黑醋栗的温柔。” “那是一个轻盈的少女在草原上奔跑。” “我喜欢思考那些葡萄成长的年岁;思考太阳曾是怎样照耀着的;思考是否下过雨。我喜欢想到那些精心照管过,细心挑选出那些葡萄的人。如果那是一瓶陈酒,有多少故人已经逝去。我喜欢葡萄酒的不断演化,好像如果我今天打开一瓶酒,它的味道会与其他任何一天打开时都不相同,因为一瓶葡萄酒是真正活着的。它不断地演化着,并且变得愈加细腻丰富。当然,直到它达到顶峰为止,就如你的那瓶61年一样,之后就开始了它不可避免的,缓慢而稳定的衰落……” “那个夏天十分凉爽,酒庄主人优雅的妻子怀孕了,对,一定是女孩!” 其实,从我们学理科的人的角度,这些所谓的品评都是扯淡。从生理学的角度,人的味蕾根本没有能力分辨这么细致和混合的果香和酒液成分。国外曾做过双盲实验。在这种实验中,实验参与者均不知道酒样的产地、年份、价格等其他外部信息。研究者给受试者随机提供酒样。然后由受试者按照他们个人的喜好打分。在2007年到2008年之间,研究者进行了超过6000次随机双盲实验,共计涉及506名受试者和523种不同的葡萄酒。上述的研究显示,隐去了价格、标签等外部信息以后,常人的喜好和葡萄酒的品质并没有强烈的正相关关系。 这只是针对葡萄酒爱好者,那么对于“专家”呢?为了检验一致性,研究人员统计了2009年加州州集市64名专家对约3000种酒的评价。考虑到64名专家的数量并不多,研究人员又选用了澳洲葡萄酒研究所571名专家的评分数据。经过测试,品酒专家的表现极其糟糕,和常人并无显著区别,换句话说,没有充分理由可以认为存在所谓的“品酒专家”。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认为小编想说的是红酒根本就是一场忽悠,根本不具备与价格相匹配的价值。恰恰相反,小编想说的是红酒是确有价值的,它的价值主要就是它的装逼功能。这是因为装逼是人性的一个重要需要。 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为了温饱而奔走,但还有很多的人吃穿不愁,那么这时需要什么,就需要装逼了,以显得自己与众不同。装逼是需要道具的,这样的道具要具备一定的特征,比如工艺的复杂,就像红酒的酿造。还要经历一定的岁月,比如红酒的窖藏,显得更有历史感。还有就是品质的复杂,说不清道不明,有想象空间。可以说红酒的诞生很好地契合了这一需求。因此那些动辄几万十几万的红酒,哪怕盲品下来和普通餐酒差不多,但由于其适于装逼的文化价值,是确实物有所值的。 ![]() 由此引申一个话题,我们的茅台值不值钱。茅台酒官方标价1400多元,作为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这个价格相比那些高档红酒可以说低得吓人。论品质,由于茅台和红酒分属不同种类,可能不太好比较。我们从一个基本功能来体验一下,那就是养生保健。在国内,红酒的养生保健功能被反复宣传,而事实上,这一点在国外很少被提及,可以说是中国红酒届的一大特色。而白酒的养生功能是却是实实在在的,这里指的当然是适当饮酒。茅台酒事实上是很多中央首长的保健酒。据权威人士说,邓公90多高龄时每天中午还两小杯茅台,雷打不动。而且90%的红酒都不适合储藏5年以上,而这对茅台毫无压力。这里说个小插曲,某次朋友圈品红酒,有人拿来一瓶59年酒,贮藏近60年,众人品味得十分欢快,赞不绝口。其实,从红酒的实际生存能力看,这瓶酒跟老坛酸菜面没什么区别。小编一位老领导曾说过,要喝就喝白酒,喝好的白酒,白酒是拿粮食酿的,红酒是拿水果酿的。粮食能埋土里,水果行吗?两者酿造工艺的耐受程度能一样吗?话虽然比较朴素,但也有一定道理。 记得大约是2010年左右,茅台的年产量是两万多吨,而市场上有记录的销售量是二十多万吨,换句话说,你见到的十瓶茅台中能有一瓶是真的就不错了。这两万多吨还不算那些内部封存的酒。什么意思呢?茅台酒出厂前都要封存一年,所以茅台酒厂最核心的资产就是它的酒窖。笔者有幸曾到茅台酒厂参观过。贮藏的酒场四周是高墙铁丝网,像监狱一样,而且它的保卫工作不是靠的茅台自己的保安,而是武警把守的,荷枪实弹。进出都要特别通行证。在酒窖里是一个个大酒坛,每个装酒500公斤。每个酒坛都被密封并贴上封条。在这些酒坛中,相当一部分贴着“XX部XXXX年XX月XX日封”,“国家XX银行XXXX年XX月XX日封”,“军委某某某XXXX年XX月XX日封”......可见真正流入市场的只是这两万多吨中的一部分。茅台稀缺到什么程度呢?笔者在茅台厂的时候,有幸和他们的董事长、总经理推杯换盏。在茅台宾馆,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在这里喝酒是不沾酒瓶的,也就是说酒尽管喝,喝完了有服务员给你倒,但绝不会放几瓶在桌上自己喝。当年为了接待从茅台酒厂买了三箱酒,是当地某局副局长亲自开车从酒厂拉出来,然后派了两个小伙子专门盯着,连上厕所都抬进去,就怕被掉包。当地了解的人喝完茅台后还会把茅台酒瓶的瓶头踩掉,这样还能倒出一两酒。 现在茅台股价不到800元,市值约万亿,有人大呼价格太高泡沫太大,真是如此吗?这里小编不作结论,只能见仁见智。但小编想说的是,对比红酒,茅台的文化价值,或者说装逼价值还远远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如今茅台酒的价格和它的股价更多的还是反映的它的使用价值,对于装逼这种人性的深层次需求还没有充分满足。但一些先知先觉者已经开始囤积茅台,茅台的收藏价值不断凸显,这已经是装逼价值显露的一个端倪。或许有一天,有人也会深情地端详着茅台,细抿一口,感受热浪涌上心胸大脑,然后回想起那些或心酸或豪迈的往事,并且看到那些高粱和小麦的成长岁月,然后说起:“我喜欢思考那些成长的年岁;思考太阳曾是怎样照耀着的;思考是否下过雨。我喜欢想到那些精心照管过,细心挑选出它的人。如果那是一瓶陈酒,有多少故人已经逝去。我喜欢它的不断演化,好像如果我今天打开一瓶酒,它的味道会与其他任何一天打开时都不相同,因为一瓶茅台是真正活着的。它不断地演化着,并且变得愈加细腻丰富。当然,直到它达到顶峰为止,就如你的那瓶61年一样,只是,它不会缓慢而稳定地衰落……” 真到那时,茅台的估值又会是多少呢...... ![]() |
|
来自: 昵称2805692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