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建家园安置为先——安县花荄镇搭建农村过渡性安置房侧记

 chamlyon 2018-01-29

安县花荄镇搭建农村过渡性安置房侧记

 

“选址要远离危险建筑物,利于排水,墙体要结实抗灾,更重要的是……”。6月26日,安县花荄镇红武村临时办公帐篷前的草坪上,黑压压的人群或蹬或坐,正在聚精会神地聆听驻村干部朱玉平和王建讲解过渡性安置房的搭建知识和技术要点。据朱玉平介绍,这已是该镇举办的第18次过渡性安置房培训班了。

“5.12”大地震,给重灾区安县的花荄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民房倒塌或损毁面积136.6万平方米,受损面9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52.95亿元,全镇20个村、3个社区的67000多人受灾。面对灾情,该镇在做好临时性安置受灾群众的基础上,把搭建过渡性安置房作为灾后重建工作的重心,下村开展培训,入户进行指导,为重建家园提供充足时间空间。

手把手 教农民搭建过渡性安置房

过渡性安置房是帐篷等临时性住所和永久性住房的中间环节,从一个中等长度的生活周期考虑,必须重视它相应的保障功能。很多群众往往分不清楚临时性住所与过渡性安置房的区别,把防震篷或简易避灾等临时性住所错误地理解为过渡性安置房,对与如何搭建过渡性安置房不知所措。”朱玉平一边解释举办过渡性安置房培训班的必要性,一边指着约30米处,据他讲是比较符合要求的过渡性安置房。

不到一分钟,我们便来到了这座坐西向东的过渡性安置房旁边。但见这座安置房占地40多平方米,房屋地基高出地面近30公分,四周排水沟修葺一新。再看墙体,南北6根碗口粗和东西向的木柱将房顶高高擎起,木柱表面至下而上依次钉满了整齐,而又明显是地震后垮塌房屋拆下来的椽子。屋子正门两侧约1.4米高处,开着两扇活动自如的小窗,既通光又透气,如果不是墙上的椽子显得有些黑旧的话,真还点欧洲农庄木屋的感觉呢。抬头看看房顶,上面盖的全是玻纤瓦,屋脊上的小青瓦既将两边玻纤瓦的接口盖得严严实实,又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

“他教我们保证质量,还亲自动手搭建,不到三天就搭好了,既用上了废料又节约了票子。”房主陈贵祥脸上布满了成功和满足的喜悦,指着与我们同路的朱玉平很是谢意地说。

打开房门,一股清爽凉意爽扑面而来,使在闷热的地方站了许久的我们浑身顿生爽意,走进屋内更是心清气爽。屋内整洁有序,床上被褥叠得整整齐齐,厨具明洁光亮,看得出这家女主人是位精明能干的人。

“吃点水果解解署,大热天的还到这里来关心咱们,真是辛苦你们了。”不知什么时候女主人从外面端进来一蓝已经熟透且红得发紫的啤酒蜜桃和黄金的梨,刚刚用水清洗过的水果让人垂延欲滴。

11时30分左右培训班结束了。烈日下,人们跟随王建到红武8组一块已经平整好了的空地上,开始平整地基,挖窝栽柱,搭檩钉椽。“立柱和檩子要用铁爪子钉牢,每个连接部位都不能马虎。”大汗淋淋的王建一边向上递送搭建材料,一边反复叮铃道。

据红武村村主任王世友介绍,由于镇上同志手把手的教,受灾群众心中有底,搭建过渡性安置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几天下来,28户受灾群众已住上了安全、实用的安置房。

分片包干 确保过渡性安置房质量

“5.12”地震使该镇12012户农村住房受损,其中9659户受损特别严重,需搭建过渡房进行安置。要让受灾农户住上安全、经济、实用的过渡性安置房,加之面积之大、任务之重、时间之紧,搭建的质量显得尤为。

据镇党委书记代小龙介绍:过渡性安置房是解决受灾群众短期内无法修建永久性住房,使群众居有所住的最佳选择,使用时段上一般要求在一年半以上,质量上既要防余震、防暴雨、防狂风,防酷暑、防寒冻,还要经济实用。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首先将各村的受灾情况进行分析归类,再按地域相近划片,工作量搭配适度的原则,将搭建过渡性安置房任务落实到9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头上,同时还为每个片区配备了1-2名有责任心、懂技术的工匠,与驻村干部一道负责过渡性安置房的检查、督促、指导。全镇上下形成了书记镇长揽总,片区领导亲自抓、驻村干部具体抓,工匠负责搭建质量,村组干部密切配合,户户联动的过渡性安置房搭建体系。

“不看广告看疗效。过渡性安置房搭建的进度、质量将纳入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对责任心强,搭建进度快,质量达标将给与精神和物资的奖励,否则,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以纪律处分。”在谈到搭建过渡性安置房对干部的约束机制时,镇长杨小海更是快人快语。

7月9日上午,笔者在联丰村5组见到了正在指导搭建过渡性安置房的片区领导薛远超。据这位领导讲,他负责的这个片区有联丰、柏杨、红武、白鹤林4个村,搭建过渡性安置房的为 户,目前已搭建和正在搭建的有 户,占应搭建总数的63.8%。从近几天检查的情况看,整个片区内有7处过渡性安置房搭得不符合要求,并已责令返工重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7月下旬这个片区的应建户都能搬进过渡性安置房”他接着说。

“过渡性安置房的质量是事关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工作上一点也不能马虎,我宁愿精益求精,也决不能图求进度而放松对质量的要求”农兴村驻村干部何建对过渡性安置房的质量另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近日,该镇对已经竣工的过渡性安置房质量进行了抽样检查。抽样的200套过渡性安置房中,达标的189户,占竣工总数的94.5%;可以入住基本达标的8户,占竣工总数的4%;不达标须返工重建的3户,占竣工总数的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