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映红崛起路 ——花荄镇深入开展“三项创建”活动纪实 花荄镇围绕科学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科学发展,把创建基层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创建平安乡镇,创建 “四好”班子活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使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阳光决策把方向 【精彩点击】去年年初,花荄就“花太路改造与否”发放了2万余份调查,结果有98.3%的人投了赞成票。随后,镇上投资320万元进行公路改造,去年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这是该镇实施民生议题民主参与、阳光决策的一个例证。 【新闻解析】一个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镇级领导班子,其最关键的作用是把方向。为推进重大事项决策科学化,花荄镇党政班子多次赴外地考察学习,邀请了知名经济专家来镇授课,使先进经验和先进理念化为一浪又一浪的发展热潮。同时,该镇广泛开展“问计于群众,问计于乡友,问计于专家,问计于行家”的“四问”活动,提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目标。 在此基础上,该镇专门成立了镇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事项规划决策委员会,负责对涉及全镇性重大事项进行审定。仅今年上半年,该委员会共召开了3次专题会议,研究出台了10多个重要规范性文件,对花太公路改造、工程招标等20多项重大事项作出决策,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为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推动科学发展,镇里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和方法,先后推行了双向承诺制、项目责任制、工作督查制、民本工作制等六项制度,组建了一支由34名群众工作协理员和12名商务工作协理员组成的队伍,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同时,安排480余万元全面实施43项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维护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笔者感言】推行阳光决策,用民主、和谐的方式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花荄此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和执行效率。 心怀百姓察民情 【精彩点击】前进、西岩村丘陵地区地下水水位低,打井都难打出水来,群众喝水要到1里外去挑。镇上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投资12万余元上引水工程。4个月后,两个村318户家家通上了自来水。 【新闻解析】花荄提出“扬民主、聚民力、解民忧、帮民富、安民心”民本工作制,在乡镇全面推行“一二三四五”工作机制。通过建立一个便民服务中心,抓好党员和干部两支队伍,完善镇、村、组三级群众工作网络,搭建经济发展、社会保障、诉求应对、矛盾化解四个平台,健全行为规范制、村务公开制、行政问责制、自身建设制等五项制度,延伸了服务触角,规范了服务行为。镇上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村一级设立了便民服务代理站,村小组设立了便民服务代理点,选派了28名镇机关干部驻村任群众工作协理员,深入农户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富。 在此基础上,各村纷纷从实际出发,用真心、动真情、下真功,创造性地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柏杨将每月10日定为民主议政日,让各村党员和群众代表讨论本村重大事项以及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联丰村开展了“民忧会诊”活动,每月召开2次专题会议,对“民忧问题”集中予以解决。镇副科级以上领导把写有自己职务、联系方式的“民情联系卡”发给群众,成为服务、协调群众事务的第一责任人。 【笔者感言】深怀亲民之心,躬行为民之举,力创富民之绩。今年以来,各村共为群众解决问题、办实事500多件,成功化解社会矛盾纠纷557件。花荄推行民本工作制,切实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 带领群众奔富路 【精彩点击】柏杨村党支部书记刘玉华不但自己养殖蛋鸡2万多只,还无偿地为村民传授蛋鸡养殖技术,使蛋鸡养殖户发展386户,养殖蛋鸡120多万只,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圣康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创立“五统一分”法,不断扩大蛋鸡养殖规模。如今,合作社总产值已达到1.56个亿,成了绵阳市乃至四川省最大的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仅此一项,蛋鸡养殖户户平收入就达5.4万元以上。 【新闻解析】花荄镇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把“三项创建”和农村“三培两带”工程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如今,全镇516名农村党员不但自己致了富,其经验还在全镇广大农民中生了根、开了花、结了果。 花荄一贯重视培养党员致富能人,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40多期,共培训党员、群众3.8万人次。该镇还在各村全面推行“党员互助”制度,扶持党员创业致富。联丰村党员杜少友自筹8万元创办DLY仔猪繁育场,不但为全镇生猪养殖改良提供优质猪源,还将50头仔猪赊欠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同时还为他们提供技术和饲料,待出售肥猪再支付仔猪和饲料成本。胜果村“三星级党员”吴德坤将自己发明并获得国家专利“杂交水稻母本直播技术”无偿提供给农户使用,不但节约劳力,每亩新增120多元,还促进了杂交水稻业迅速发展,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1200亩。 【笔者感言】百花齐放春满园。党员致富后,以经验共享、信息共享、创业带动和“一对一”结对帮扶等方式,向贫困群众伸出了援助之手。目前,该镇已形成11大支柱产业,3家特色种养基地被列为省、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蛋鸡、生猪、肉兔养殖已经闻名遐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