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贫困县,20年前改了个名字,从此享誉世界每年千万人到此旅游

 百科知识博览 2018-01-29

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来看,对于地区的开发,有句话是“要想富,先修路”,现代发展更是如此。但是对于一些偏远边疆县城地区来说,先修路也没啥用,最直接的还是改名字。最典型的就是下面这个小县城,原本是一个穷困潦倒,很穷很穷的县城,但是20年前改了个名字,现在享誉世界,每年1000多万人到这里旅游,彻底改变了命运。

这个县城就是为于西藏、四川、云南交界的中甸县,这个县藏语称“建塘”,境内住着纳西族、彝族、白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意思是“酋长住地”,据说是当年藏王儿子的封地。这个地方位于横断山脉,境内都是大雪山,没有任何经济作物,从秦汉开始就是我国的西南边陲,穷困之地。

当地的少数民族主要以伐木饲养牦犏牛为生,穷困潦倒。即使到了改革开放后,也是一个扶贫的重点地区。饲养牦犏牛成为支柱产业,而且中甸县除了一望无际的雪山,高原风光,几乎是一片凄凉,连居住在此的人都逐步搬了出去,可谓穷到了极点。而最后没办法了,当时的中甸县领导,想发展旅游业,因为90年代旅游业如火如荼。

而中甸县又是一个自然风光很多的县城,除了旅游业恐怕也发展不了其他的产业了。但是中甸县又是一个名不见经传,没有任何名气的小县城,即使有很好的自然风光,也没办法推广。最后经过仔细的研究,县里的领导想到了享誉世界的电影“香格里拉”,改编自1933年英国人写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面描绘了一个安静祥和的世外桃源,叫做香格里拉,曾享誉世界,知名度非常高。

于是,当机立断,中甸县就叫香格里拉县。1996年,中甸县政府召开了一个国际发布会,宣布香格里拉被找到了,就是云南的中甸县,并且国务院快速审批,中甸县改名为香格里拉县。这个名字开始进入全球视野,多少人慕名前来,看看这人间宁静的世外桃源。

这样一来原本贫困的中甸县,成了游客聚集的香格里拉。现在,每年来香格里拉旅游的海内外游客达到1500万人,为全县创造了丰厚的收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中甸县成了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因此,有时候这个名字是多么的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