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读|神坛下的邓丽君

 wkz03 2018-01-29

“你早已忘记唱歌的人,是否记得我唱的情歌”



最近英国歌手Jessie J在综艺节目《歌手》第二季中演唱了经典歌曲《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强大的声乐技术让人听得酣畅淋漓,不知道是不是适逢邓丽君诞辰,很多音乐平台推送了她演唱的版本,富含东方情韵的演绎,第一耳朵听到就把心融化了。


选自专辑《爱之世界》,1976


这首歌是邓丽君42年前的录音,让人不禁恍惚起来,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吗?对啊,她要是还在的话,今年已经65岁了,是该子孙满堂,安享晚年的时候了。但世事无常,我们看不到她慢慢老去,岁月静好的模样了。



好像从来都没有离开过,邓丽君的歌和邓丽君这个人在这些年早已经渗透了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传唱不息的白金名曲,还是几十年来都名列前茅的唱片销售量,甚至每年层出不穷的纪念演唱会和模仿秀,都证明着她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延绵不绝的巨大影响力。



《TIME》世界七大女歌星、金针奖、金钟奖、十七张白金唱片、十张黄金唱片、日本有线大赏三连冠、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三连冠、“十亿个掌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邓丽君的成功不可复制,也绝对不是“时势造英雄”。



有一段评论写的非常中肯:“咱们回头看一眼华语乐坛神龛之上的神像,有些歌手封神靠的是时间,有些歌手封神靠的是运气,有些歌手封神靠的是作品,邓丽君很显然是后者,因为老天爷没有给她太多的时间,所有的运气,也都是与努力和实力成正比的褒奖。”


选自专辑《爱情更美丽》,1978




—— 天后是怎样炼成的 ——


邓丽君歌唱生涯的开端,和当年许多歌手一样,因为家境贫寒而出来演出,后来走上职业歌手的道路。

才出道的时候,她靠着每晚在歌厅跑场演唱和一年四五张的发片量在台湾家喻户晓,被誉为“天才女歌星”。


沙龙照,1968


后来邓丽君到香港演出,又开始演唱电影主题曲,一路开拓了在东南亚的知名度,人们叫她“玉女歌后”。那个时候的邓丽君,以大量的演唱寻找着自己的演唱风格,也为她扎实的LIVE功力打下了基础。


二度当选“白花油慈善皇后”,1972


在港台和东南亚站稳脚后,邓丽君又去到当时亚洲音乐发展水平最高的日本,在日本演艺公司的重新包装打造下,学习科学的唱法,吸取不同的音乐文化,以新人的姿态重新出发。


在日本夺取奖项,1975


在日本的邓丽君,克服了语言难关,挺过了第一张单曲的失败,忍受了高压强度的工作,也体会了独在异乡的孤独,终于打开了市场。再次回到港台的邓丽君,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和台风,被称为“旅日巨星”。


沙龙照,1978


而后邓丽君因为“护照事件”远走美国,开启了第一次美加巡演,受到了热烈欢迎,这时候她的歌声在中国大陆也开始广为流传,再次回到港台,她被称作“国际天皇巨星”。


加拿大演唱会准备期间,1979


进入而立之年,邓丽君开创性地发行了古诗词专辑《淡淡幽情》,开拓了她事业的新高峰,又展开了入行十五周年的世界巡回演唱会,知名度更上一层楼。她又前去伦敦继续学习声乐,重返阔别五年的日本乐坛。


拉斯维加斯演唱会,1983


1984年到1986年,邓丽君凭借《つぐない》、《愛人》、《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三曲打破日本乐坛多项记录,被誉为“亚洲歌姬”。而后邓丽君开始渐渐减少台前的工作,开始尝试词曲创作和专辑制作,人们叫她“永远的偶像”。


专辑宣传照,1984


在巴黎拍摄,1987


直到1995年邓丽君匆匆离开时,她还有两张未完成的专辑,半退休的几年也都每年保持几首新歌的发行,她在音乐领域的探寻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当我们回顾邓丽君已发行的上千首作品,赫然发现她的音乐触角甚至涉及到了摇滚、雷鬼等曲风。对音乐潮流紧跟不舍,而又将自己的风格融入其中,这就是邓丽君的可贵和超前之处了。


在演唱会上翻唱的Disco经典,1982


东京演唱会上以黑人脏辫形象出现,1985


这几年,人们开始渐渐摆脱对邓丽君“甜歌皇后”的刻板印象,随着网络的发展,她当年一些优秀的现场演出和超前尝试也开始为人所知,大家感叹“才知道父母当年的偶像多牛!”,而因为邓丽君还有大量作品没有公开和发布,她当年究竟尝试到了什么程度,我们也不得而知。


古诗词专辑《淡淡幽情》宣传照,1982

 

天后这个词在如今被滥用了,但邓丽君当得起这个称号。天后不是一天炼成的,也不是唱红一两首歌就能叫天后的,经得起时间的磨砺,能为后来人留下些宝贵财富的,才是当之无愧。


—— 天生歌者 ——


邓丽君的歌曲以民间小调和爱情歌曲为主,但她的曲风之广阔超乎人们的想象,而不同时期她的唱腔也不同,早期类似于原生态的“喊唱”,到巅峰期以真声为主的纯美演唱,学习美声后的醇厚嗓音,后期多用头腔共鸣的方式......邓丽君的不断进步和学习,从她的作品中就完全可以体现。




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泥娃娃》,这时候的她还带有少女的上挑尾音,1967




经过大量演唱的摸索,开始有对歌曲的独特处理,1973



已经形成独特的邓氏唱腔,这是大家印象中的邓丽君,1980




学习美声后,邓丽君的发声方式发生了改变,1985




 爵士风格,这是邓丽君在巴黎的新尝试,1989



最后一支日文单曲,1994


邓丽君属于天赋型的歌手,但她却采取着“笨鸟先飞”的方式在前进着,她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四十二年,但她的艺术生命却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还将继续影响着后辈。



—— 写在最后 ——


我是一个音乐杂食者,但Teresa对我的意义比较特殊,她是我真正开始接触流行音乐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偶像。有人说少年时喜爱的歌手会对以后的音乐感悟力造成巨大影响,那么我觉得很庆幸,因为我的第一个偶像,就足够优秀。

今年是Teresa的65岁诞辰,其实早就想写一篇推文送给她,但是写着写着,又变成自己的唠叨,因为这个人对我来讲太熟悉了,熟悉得如数家珍,这个人对我来说又太陌生了,因为我们不仅从来没有见过面,而且根本不在同一个时代。 这时就要感谢音乐的力量了,我可以透过Teresa的歌声,触碰到她的全盛年代,透过她的歌声,感受那个时候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些老歌,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大的信息量,是岁月淘沙后遗留下来的珍宝。

Teresa虽然从来没有踏足过大陆,但是她很幸运地拥有一大帮子歌迷,在二十多年里为她做了好多事,给她建了衣冠冢、纪念馆,给她编写唱片辞典,出版遗珠歌曲,定期还会举办纪念她的音乐会,把她的歌继续传唱下去。我也很幸运能成为这些可爱的“君迷”中的一份子,为Teresa尽一点绵薄之力。


谢谢曾经来过,但愿一直美好。祝Teresa65岁生日快乐!



来源:猫先生的留声机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