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过不焦虑的人生?这里有最完整的答案

 北书房2014 2018-01-29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焦虑


◆ 大学生们焦虑毕业之后的去留,待在哪个城市、该入哪个行业,担心十年寒窗换不回一份可观的薪水


◆ 大龄未婚青年焦虑自己的终身大事,遇不到喜欢的人,又不想随便找个人将就,担心一辈子孤独终老


◆ 年轻父母们焦虑孩子的成长,希望一开始就能赢在起跑线上,担心他们因为没有学区房、没报辅导班就被同龄人甩开


◆ 即将步入中年的人焦虑“中年危机”的到来,已过三十,尚未而立,每天浑浑噩噩度日,担心不可避免要步入油腻猥琐的中年人行列


就连2018年的跨年演讲上,罗振宇都说,马云每天都在担忧自己的公司被淘汰。


还有余下的芸芸众生,焦虑着凑不够首付、赚不到大钱、减不了的肥、加不完的班、没车没房该不该嫁、想学习却学不进去这些看起来对人生至关重要的问题。


每每想到这里就已经头痛不已,整个社会还不惜频繁地贴上“中年少女”“油腻中年”“养生90后”等标签,将现代人的焦虑感无限放大。



适度焦虑其实是一件好事,人有追求,才会焦虑。但如果过度焦虑,只会将你压垮


长期处在过度焦虑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整个人容易变得神经兮兮、患得患失,夜不能寝、食不知味;有时候也会因为太过渴望成功而走上错误的道路


内心的追求无法得到实现时,人就容易迷失自己,变得急功近利,转而寻求捷径,结果却是离真正的目标越来越远,然后又继续焦虑,无无限死循环。


对于正在焦虑着的大多数人来说,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解决焦虑呢?由《奇葩说》人气辩手合力撰写的《小学问》里边,就给出了许多实质性建议


一、解决焦虑最关键的,是要先理解焦虑。


就如《小学问》作者之一胡渐彪所说:“我面对过的焦虑,其核心本质都是一样的,一是搞不懂情况;二是搞不懂自己最想要什么。”


搞清楚产生焦虑的根源,换个思考方式,也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同是作者周玄毅举过一个例子:


当我焦虑的时候,特别讨厌别人在旁边说“别紧张”或者“看开点”。


焦虑的又不是你,你当然可以淡定,可是你要求我也淡定,这岂不是在原本的焦虑上,又添加了“要淡定”这个新的压力?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假如我明天有个重要演讲,你与其劝我“放轻松”,倒不如帮我做做功课,讨论一下相关内容,分析一下听众心态。把“面对这个挑战”的准备工作落到细节上,才能解决由此产生的焦虑感。



二、解决焦虑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让目标清晰具体可执行。


我们都曾兴致勃勃地给自己定过无数个计划,要每天锻炼、要坚持读书、要开始理财等。但每次都半途而废,于是懊恼自责,觉得自己不够自律努力,继而产生深深的负罪感,焦虑也随之而来。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从一开始,你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假目标”


《小学问》在“高效能人士是怎样思考的”章节中,提出了用管理学中的“SMART”原则,帮助我们高效找准目标,更提供考核目标的标准。


◆ 具体的原则(Specific)


目标要明确,不能模糊。比如“改善口音,不要让人一听就觉得是Chin-glish”,就比“学好英语”这个大而空的目标好得多;“找一个不喜欢泡夜店的男朋友”,也比“找一个可靠的男朋友”更具有指导性。


◆ 可衡量性(Measurable)


如果一个目标不能量化,它就无法被拆分成更小的步骤。比如“不差钱”这种感觉,并不能构成一个目标,因为它完全是主观的。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果不能随时评估,及时获得反馈,再有意志力的人也坚持不下来。



◆ 可实现性(Attainable)


有时候目标制定得太过出格,就相当于自绝出路。比如你平时8点起床已经很困难了,突然给自己定6点起床的目标,肯定难以实现,还会给自己增加深深的挫败感;一点一点循序渐进,效果反而会更好。


◆ 相关性(Relevant)


一个目标合不合适,并不是由它自身决定,而是由它和其他一系列目标的关系决定的。


◆ 时间限制(Time-bound)


有没有时间限制,是目标和梦想之间最大的区别。比如小朋友说“我想当宇航员!”这个就叫梦想。“35岁以前肯定能做到!”这才是目标。一旦设置了时间限制,目标就会变成实实在在的行为。


好的目标等于成功的一半,以后制定目标时,不妨参考上述5个标准,少一些“假目标”,也就少一些挫败感和焦虑感。


《小学问》是今年1月份新出的书,里面对于焦虑的阐述打开了我的思路。如果你也时常感到焦虑,却又对它无可奈何,小简强烈推荐你也来读一读。


《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



小简喜欢这本书是因为

把现代人的焦虑说得很透彻

而且给出了具体可实操的解决办法

其中的很多思路和理论都很新颖特别


如果你也喜欢这本书

可以直接到文末购买

如果你还继续想了解它

那就跟着小简继续往下看


?

马东团队全新力作

《奇葩说》班底合力撰写


这本书是继《好好说话》之后,马东团队历时一年推出的全新力作,由《奇葩说》班底、“华语最强说话天团”成员黄执中、周玄毅、邱晨、马薇薇、胡渐彪合力撰写。


同名付费音频播放量已经超过了1236.9万次,在粉丝群体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

深度剖析日常生活中的7种焦虑

提供最实用的、小中见大的学问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的内容


它列举了日常生活中最受关注、最困扰年轻的7种焦虑:胖、穷、被忽悠、低效率、注孤生、小透明、丧,它们构成了每一个现代人成长焦虑的核心原因


《小学问》从这些焦虑入手,对症下药地给出解决方案,把大部头里的“真知识”变成一学就会的“小学问”,迅速提升你解决焦虑的能力


它能激活你本身的知识存量,解释日常生活中很多搞不明白的现象,并让你跳脱出困惑焦虑的现状。



每一则“小学问”,内容都包含四大部分


◆ 应用场景:方便参照实践;

◆ 解释力度:加深案例理解;

◆ 知识迁移:让你举一反三;

◆ 每节后的TIPS栏目:总结清晰明了,帮助你更轻松地把知识运用于生活。



整本书语言活泼不艰涩,观点生动有趣,同时又不失深度,不管是午后静心品读还是临睡前随意翻阅,都能很快读进去。


最后,读完这本《小学问》,你就会发现自己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学会如何更好地对抗焦虑、解决焦虑



?

众多大咖强烈推荐


《小学问》也得到了一众大咖强烈推荐。反观推荐的马东、蔡康永、高晓松等人,他们恰恰也正是这个时代少数活得通透、活得不焦虑的聪明人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