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毛囊炎方1.双黄饮

 学中医书馆 2018-01-29
五、毛囊炎方
毛囊炎为毛囊发生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本病较为常
见,尤易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糖尿病患者。有化脓性和非化脓
性两种。化脓性者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常在瘙痒性皮肤病基
础上发生。非化脓性者多与职业或某些治疗因素有关,经常接触
焦油类物质,或长期应用焦油类或皮质类固醇类激素药物,以及皮
肤经常受到摩擦、湿热等刺激,均易诱发本病。初起为粟粒大毛囊
性丘疹,渐形成小脓疱,大多分批出现,互不融合,自觉疼痒等为其
临床特征。主要发生于头面部、四肢、阴部等处。
西医主要采取局部用药、全身治疗或注射丙种球蛋白及菌苗
等。
本病属中医“发际疮”、“羊须疮”、“坐板疮”、“眉恋疮”等范畴。
其发病由湿热火毒,蕴解肌肤,郁结不发所致。故治疗以清热解
毒,除湿消疮为基本治则,效果良好。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
用。
1.双黄饮
黄芩、黄连须各15g,陈皮、甘草、玄参、连翘、马勃、薄荷、柴
胡、桔梗各6g,僵蚕、升麻各3g,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各9g。每
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疏风清热解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面颊、颌部多
发性毛囊炎1例(经青霉素及其他西药治疗1个月,症状未改善),
用药1剂后痛减轻,瘙痒好转,2剂后皮疹明显好转,再服3剂痊
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