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萆薢渗湿汤 萆薢15g,薏苡仁30g,黄柏、茯苓、丹皮、滑石、通草各10g,泽 泻12g。每日1剂,水煎300ml,分早晚2次内服,剩余药渣水煎 1000ml外洗。5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无效者停止治疗。 本方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掌跖脓 疱病55例,总有效率91%。 5.土苓地丁汤 土茯苓、虎杖、蒲公英各10g,紫花地丁6g,大黄5g,甘草25g, 黄连2g。高热加金银花、黄芩;反复发作者加薏苡仁、茯苓。每日 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并配合用大黄、虎杖、苍术、花椒各10g。 水煎洗患处,每日1剂。 本方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黄水疮116 例,结果痊愈82例,有效3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4%。 6.草花六一汤 白花蛇舌草、夏枯草、蒲公英、金银花各6g,连翘4g,土茯苓、 六一散各9g。便秘加大黄4g;热重加黄柏4g;湿重加车前草6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5剂为1疗程。 本方有清热利湿、解毒消瘀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湿热型 脓疱疮264例,结果痊愈255例,好转9例。 7.系列秘验方
(1)黄连9g,甘草15g,龙骨衣煅2条(吞服),苍耳子、地肤子、 白鲜皮、蝉衣、白蒺藜各12g,首乌、薏苡仁、金银花各30g。每日1 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清热燥湿解毒之功。 (2)蝉蜕、地肤子各15g,苍耳子、蚕沙、白蒺藜、白芷各12g,白 鲜皮、黄柏各9g,金银花、紫荆皮各30g,甘草6g,龙骨衣2条。每 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疏风燥湿、清热解毒之功。 (3)金银花、连翘各9g,陈皮、桔梗各3g,甘草2g。每日1剂, 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清热解毒,理气之功。用治新生儿脓疱疮 40例,结果用药2~10天均痊愈。 (4)蒲公英10g,防风、夏枯草、黄芩、荆芥、栀子各6g,苍术 3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配合外用方:煅 石膏、青黛、金银花、枯矾、五倍子各等份。诸药共为细末,茶油煮 沸后入药粉调匀成糊状,涂敷患处。有清热燥湿,疏风止痒之功。 (5)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土茯苓各9g,车前草6g,生甘草 2g。纳差加鸡内金4g;便溏加莲子9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 温服,10天为1疗程。有益气健脾,清热利湿之功。治疗脾虚型 · 9 1 1 · 脓疱疮36例,结果痊愈21例,好转10例,无效5例。 (6)生黄芪、生地、板蓝根各10g,黄芩、连翘、玄参、金银花、白 芷、甘草各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外用2%甲紫 涂2~6次。忌用水或药液洗患处。有托毒生肌之功。 (7)杏仁、蛇床子、地肤子、淡竹叶、厚朴各10g,白豆蔻、青黛 (兑服)各15g,通草6g,滑石20g,薏苡仁、蒲公英各30g,甘草5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外用青黛、滑石各60g,冰片 6g。研极细末,撒于患处。有清热利湿、疏风消斑之功。 (8)白鲜皮、土茯苓、金银花、滑石各15g,豆黄卷、薏苡芯、连 翘各12g,栀子、丹皮、木通、生甘草各6g,紫花地丁10g。每日1 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清热利湿之功。 (9)苍术、厚朴各6g,陈皮、炒白术、炙甘草各10g,滑石、猪苓、 炒黄柏各12g,肉桂3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健脾燥 湿之功。 (10)黄连、黄芩、草河车、大青叶、天花粉、玄参、生甘草各 10g,金银花、鲜芦根、白鲜皮、茯苓各30g,木通6g。每日1剂,水 煎取汁分次温服。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 (11)当归、熟地、白芍、陈皮、柴胡、知母、贝母、黄芩、泽泻、地 骨皮各10g,川芎、甘草各6g,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 温服。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76.中国皮肤病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