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皮书之【性别比例】、【区域经济】之我见

 温柔的TIGER 2018-01-29


年底正在为来年人力资源机构总结分析、人才布局思考时,看到三茅的白皮书,顿时有一些浅显的思考。

主要思考两个方面:

【男女性别比例】

1、 女性从业者性别比例较大差距的高于男性,差不多达到2:1的比例。比较传统的就业观念行政、人事等办公室白领岗位办公环境较好,并且工作较稳定,从以往看来,人力资源的岗位和行政一样,进入门槛并不高,特别是一些基础事务类、流程操作类的工作很容易上手,所以成为想求得比较稳定工作女性职业选择,也就呈现出女性HR职业人数多于男性。


2、 随着级别的上升、专业化分工的细化等,女性角色占比越来越低,比如COE的岗位甚至是近乎男性:女性=9:1的比例。

诚如白皮书分析报告指出,男性hr在理性分析能力、数据解读能力、甚至方案制作等都较大幅度的优于女性,而随着级别上升、分工细化其岗位使命的要求等都赋予了更多数据化、研究分析的职能,并且结合到第一条提到,很多选择hr入门职位的女性其天性就价值取向是安定、稳定的工作,这样的情况下在个人成长、追求上就显著的低于男性,而往后发展上,数量上男性的则压倒性的高过了女性。


3、 在模块上的分工,体现了男性—“说服、影响”,女性—“感性、交往”两个重要的标签。比如在绩效、培训、HRBP等岗位上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而在员工关系、招聘、薪酬福利方面,男性并没有显著的突出,反而是女性角色很显著,这类岗位重在人际交往、亲和力等。

更突出的将男女分工属性细化,男性对于业务属性较高,更能理解业务逻辑、融入业务、参与业务、影响业务。而女性更看重在自身岗位上进行人际间的交流沟通,以及自身交流沟通中应当具备的能力,这些恐怕是作为男性普遍较少的。



综合看下来,男性在HR发展道路上路途和深度上可能比女性有更多的机会,并在专业分工上男性在理性、分析、业务属性上能过获得更多机会,是个典型的“理科生”。

而女性则是“文科生”,在人力资源领域服务性职能、交流沟通、窗口形象上具备天然的优势,提高逻辑思考能力、数据能力将更能上升一层楼。



【HR地域收入】

一线城市依然是第一把交椅。应该不仅仅是HR岗位薪资的地域分布,而是可以管中窥豹,大部分职位的地域薪酬分布恐怕大致一致。

不管是现在依托互联网、马爸爸们成为了“第五个”一线城市的杭州等城市、还是80后生力军叫嚷着要告别北上广的就业迁移,整体趋势上还是一线城市博得头筹,但是不得不说一线城市内部排位已经发生显著的变化、一线城市之外已在长期的奋起直追后开始后来居上。


1、“北上广深”近两年一直在被要求重新定义为“北上深广”,不得不说从近两年的经济总量等指标看来,深圳和广州差距越来越小,很有可能在刚刚过去的2017深圳实现了超越广州。从HR薪酬上来看,深圳平均薪酬已经超过广州三个名次,也能预估大面积的岗位下深圳应该是超越了广州;

产业上深圳除了腾讯及产业链外,华大基因、大疆等等明星企业星星点点,活力更甚。


2、让人感到一些忧伤的是,上个世纪中国生意人的天堂、南下的都会——广州,其人才吸引力、成长力都是这个世纪慢慢的黯淡下来。


从数据中显著看出,重庆、浙江省HR平均薪酬已经超越了广州,虽然超出额度不大比例还很小,但是作为老牌一线城市、华南的中心城市、中国的城市名片——广州,曾经随着改革开放造就了多少中国奇迹的广州,现在被二线城市超越后沧海桑田版的落寞谁人知。

区域性人才的薪资水平根本上反应区域产业经济结构,恰恰广州在传统行业、贸易行业等领域没有特别显著的产业升级,而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一直没有新的思路和政策,这让其他城市在移动互联网的繁盛经济趋势下开始弯道超车。


不得不说,即便是产业迁移、中部崛起、北部复兴,一线城市还是一线城市,HR收入、普遍行业收入都是显著高出其他城市的,但是更大的格局下,二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机遇、万众创业的机会,开始把握住很多机会,虽然短期不能颠覆一线城市,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恐怕就快要到来。


PS:看完《2017年HR生存现状白皮书》,各位HR是否找准新年的目标和规划了呢?,在报告中我们也看到事务性工作浪费了太多HR的时间,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信息化工具来提升自己在效率,在这里,被选择最多的就是咱们2号啦,这个每周更新进化的免费工具,最近刚刚优化了薪酬、上线了人事仪表盘,还能提示用工风险,做好年度福利,要不要先让2号小助理演示一次给你看看?点击这里预约演示,对,就是这里,身边人都在用,不要再埋头苦干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