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敏感性对儿童依恋关系形成的重要作用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1-29

依恋理论是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依恋描述了个体与生俱来的向重要他人(如父母、伴侣等)寻求亲近以获得保护的倾向,安全依恋能够促进个体信任并愿意给予和接受他人帮助,有效应对和缓解压力,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适应性价值。

研究表明,婴儿与其照料者之间形成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对于其心理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之前有许多研究关注的是婴儿与其母亲的依恋关系,在本研究中,作者研究了爸爸的敏感性和参与同婴儿的依恋关系。

敏感性是指爸爸能够识别并准确解释孩子发出的生理、心理信号,并对此进行深情的、及时的、恰当的回应。敏感的爸爸能够很好地感知到他的孩子的需要,并且进行积极的、非侵入式的回应。

父亲的参与包括三个部分:交流,可接近性和责任。交流是指父亲直接与其孩子接触,可接近性指的是孩子能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接近他的爸爸,责任指的是爸爸承担起他照顾孩子的责任。

研究者分别在孩子13个月和3岁大的时候,对他们的父子(孩子性别有男有女)依恋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3岁孩子来说,父亲的敏感性或者参与越高,他们父子依恋的安全性就越高。这并不是说敏感性和参与同等重要,当父亲的敏感性非常高的时候,参与同父子依恋的安全性基本上不相关,当父亲相对来说不那么敏感的时候,父亲的参与越高,父子依恋的安全性就越高。从跨时间的稳定性上看,父亲参与这个因素比敏感性更稳定。13个月时的父子依恋的安全性能够预测3岁时父子依恋的安全性。而且13个月时父子依恋的安全性越高,孩子3个月时,父亲的敏感性就越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