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在我家》读后感

 板桥胡同37号 2018-01-29


READING 

《谁在我家》读后感

from 李瑞涵


我第一次接触家庭系统排列,是在徐军老师徒弟班的面授课上。彼时,我还完全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治疗方法。但在排列过程中,当我看到与来访者家庭毫无关系的人被选中为其家庭成员代表进行排列时,当我看到被选中的学员对来访者所代表的家庭成员感同身受时,当我看到被选中的学员与来访者相拥而泣时,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到底什么治疗方法竟有如此的魔力?”我在震撼的同时不禁产生疑问。

尽管因为一些原因,时至今日,我才读完《谁在我家》一书。但当我从理论上学习了家庭系统排列的知识后,对于以前那些疑惑与震撼,我才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正如海宁格所说的那样:“人类关系的秩序往往早已被爱所排定。”

一个家庭中,伴侣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在世者与往生者的关系等,在家庭系统中早已排定。那么为何家庭成员里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呢?


大多数出现问题的家庭都是因为个人在家庭中的定位与系统排位出现了冲突,导致家庭系统功能受损。这也是为何很多看似无关的问题,一旦着眼于家庭排列系统中查找,我们就会发现端倪的原因。


这些认识,于我而言,它们对我的最大帮助就是它们能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一个家庭的内部运作规律;或者说,能让我遵循家庭序位的一般排列规律来处理家庭问题。

每个人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多样的。比如说我,我在家中既是妻子,也是母亲,同时还是儿媳和女儿等。当我们面对不同的人,我们需要有不同的角色定位,需要尊重不同的排列关系与基本原则,不然,家庭关系必然会出现问题。《谁在我家》让我明白了这些道理。

尽管通过阅读此书,我获得了许多知识,也让我对于心理学的认知更加开阔。但是,一时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一本书的学习内容同样有着局限性。在紫竹轩的家庭排列系统的体验是我进入家庭排列疗法的敲门砖,而本书——《谁在我家》则是我深入学习的开始,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学习与紫竹轩的老师同学们交流探讨。这样才能能够使我的知识、经验更加丰富,以便于去帮助更多的家庭。欢迎看到这篇读后感的朋友与我联系,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紫竹轩“征文”活动正在进行,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如果你在学习上有所感悟,如果你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学,了解属于你自己的心理学,那么,请与紫竹轩联系,我们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属于你的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