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耳朵的大功能

 开心辞典wxl 2018-01-29

感谢赐稿   作者:王璟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

耳朵位于头的两侧,和眼睛、鼻子、嘴巴相比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小小的耳朵里蕴藏着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两大功能---听觉和平衡。

耳朵由三部分构成: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了耳廓和耳道。耳廓前凹后凸,主要作用是收集声波。随着人类直立行走,以及颈部的灵活性增加,可以更好更快的发现周边的危险,所以人的耳廓已经退化,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大而灵活,可以动来动去。但当听力下降时,把手放在耳廓上能够提高声波的收集功能,所以会听得清楚些。外耳道呈不规则的弯曲,长约2.5厘米,直径约为8毫米,是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

外耳道的终末端是中耳的外侧壁---鼓膜。鼓膜为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将外耳道和中耳分隔。中耳是位于鼓膜后的含气空腔,主要由鼓膜和与之相连的三块听小骨组成。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形成的听骨链与内耳相连。在声波的作用下,鼓膜能产生振动,并经听骨链将振动传递给内耳。中耳的前壁有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可以调节中耳腔的气压。由于炎症或者占位等原因发生咽鼓管梗阻,会导致中耳腔负压,引起鼓膜内陷、中耳腔液体渗出,诱发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内耳为复杂曲折的管道,故又称为迷路,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三部分。耳蜗的外形像个蜗牛壳,主要和听觉功能有关,起着声波的传递和转化作用。耳蜗内的毛细胞将中耳传来的声波振动转化为神经电冲动,再由蜗神经将此冲动传递到中枢听觉通路,最终传至听皮层产生听觉功能。


前庭和半规管与人体的平衡功能密切相关。前庭是个椭圆体的腔,内有球囊和椭圆囊,合称为耳石器官,其内含有感受位置变化的囊斑,囊斑毛细胞的顶端有许多像小石头一样的碳酸钙结晶,称为耳石,主要感受直线加速度的刺激。随着头位改变,耳石会发生移位,刺激下方的毛细胞,使之兴奋性改变,从而将相关的头位信息以电冲动样的信号经前庭神经传递给相应的中枢系统产生位置觉。耳石器官病变会引起位置感觉的变化。


每侧耳朵各有三个半规管呈“C”形且互相垂直排列,位置最高者称为前半规管,大致呈水平位者称为外半规管,位置靠后者称为后半规管。半规管感受角加速度的刺激(也就是感受空间任意平面的旋转刺激),并将头部位置信号经前庭神经传递到相应中枢感受头部位置。半规管的病变会引发天旋地转的感觉。比如,目前最常见的眩晕疾病耳石症,就是位于前庭腔耳石器官毛细胞顶端的耳石脱落至半规管,刺激了半规管的感受器从而诱发眩晕。

耳朵的功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耳科疾病常常会导致听力下降、平衡障碍及眩晕等,这些都会引起交流、沟通及社交生活的障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还会诱发各种心理疾病。故了解耳朵结构和功能、普及护耳的重要性,应该从科普工作做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