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练】0609 必修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恶猪王520 2018-01-30
导 读

每日做好题,高考有惊喜!

【每日一练】旨在“轻松复习、以点带面”,让每个同学每一天有目的地击破一个知识点。

典型例题

201691日,太湖结束了长达7个月的封湖禁渔期,迎来了秋汛开捕的第一天。读太湖流域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太湖定期禁渔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太湖定期禁渔,可以

A.控制污水入湖,改善湖水质量

B.保证渔业资源不至于过快枯竭

C.调节太湖的流量,从而减少旱涝灾害

D.让农民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种植业生产

学习资料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方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知识拓展】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目标

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追求产值、利润增长以及物质财富增加)  

生态、经济、社会共同持续发展(发展要以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增长方式

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

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消费

环境意识

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价值

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环境控制

先污染,后治理

清洁生产、节约能源、减少废物

调控手段

依靠市场经济自由调控

强调人的管理调控

发展的时间尺度

本代人的利益是最大需求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性原则及持续性原则  


巩固练习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12题。

1.“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正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②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③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④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表述,将生态文明摆在了事关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高度,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地位。据此回答34题。

3.“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4.人类活动对生态文明建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行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

A.在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     

B.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扩大地下水开采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D.全面关停污染企业

典型例题

参考答案1.B    2B

详解详析】

1.太湖定期禁渔是为了给鱼类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而保证渔业资源能长期、稳定地利用,这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故选B

2.太湖定期禁渔,可使渔业资源得以恢复,从而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故选B

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1.D    2C    3C    4A

详解详析】

1.这种做法既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又保证了鸭农的高利润,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公平性原则。故选D

2.绿色食品,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获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①③正确;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对人体健康不利;②④错。故选C

3.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因此“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可持续发展。故选C

4.在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能保持水土,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A对;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B错;毁林开荒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围湖造田造成湖泊调蓄功能降低,洪涝灾害增加,C错;污染企业应提升治污能力做到达标排放,而非全面关停,D错。故选A

如果你觉得“ 木子地理园 ”的内容不错,请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