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哲学理论论文 更新:2017/10/27 来源:网络 名扬四海的英国人伯特兰?罗素拥有众多的头衔,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着名学者,他甚至因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成为聒噪一时的文学家,他也写出了诸如《自由与组织》、《1902-1914年协约国的政策》的历史专着。然而,他始终不是一位职业历史学家。但是他的历史学思想被归之自由主义的史学理论当中,那也许可以把他称之为非专业的历史哲学家。这是本文研究罗素历史哲学的前提。 一、反思的历史哲学 罗素生于1872年,卒于1970年。他人生的大半是在二十世纪度过的,并且跨越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三十年代的“大萧条”,见证了欧洲的衰弱和美苏争霸。这些历史变迁对于他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表现在他的历史哲学思想中具有思辨和分析批判的双重性。他虽然与其他分析的历史学家一样反对用外在于历史学的框框来图解历史,却仍然执迷于属于思辨的历史哲学的论题,如历史的进程是否具有规律性?历史发展的动力来自何处?等等。 罗素没有一个完整的历史哲学体系和一套严谨的方法,只是他的历史观带着浓厚的自由主义的色彩。例如,他认为总的来说,人类历史是在不断前进的,由专制而民主、由愚昧而启蒙、由残暴而宽容、由迷信而科学。这是一种来自反思的信念,而不是从某种思辨体系或逻辑分析推导出来的结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悉尼?胡克就把罗素的这种历史哲学称为“反思的历史哲学”。 二、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 罗素倾向于认为,历史学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但就其社会功能而论,历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在这里,罗素像一个分析的历史哲学家一样探讨历史的性质问题。但是他又不同于其他的历史哲学家,认为历史学要么是科学,要么是艺术,而是认为,它既是又是,既不是又不是。这似乎像是折中主义和诡辩论的结合。广泛去涉猎罗素的作品,就会发现,罗素对历史的这种态度其实源于他的常识论和道德主义倾向。在道德主义的视角认识罗素,我们会发现这位智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他讴歌善良、真诚、友爱,鄙夷丑恶和愚蠢。他曾说:“对于一个有教养的心灵,历史学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他看来,历史学有着净化人心、启发智慧,教会人们真善美的作用。同时,这些作用也都是在常识中常常被提及的作用。 此外,罗素的这种观点体现着19世纪以来在西方很有代表性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20世纪是一个聚变的世纪,阶级矛盾、环境破坏、战争在世纪之初纷至沓来,西方流行着悲观的思想基调,传统的观念和理论受到强烈的批判和冲击。罗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依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实证主义发起挑战,认为历史学总免不了历史学家凭着个人的好恶而随心所欲地加以改动,这就否认历史学的科学性;同时又认为人们不能在历史学中发挥艺术想象,从而否认历史是艺术。 三、历史的动力问题 罗素也像思辨的历史哲学家那样考虑历史的动力问题。在他看来,社会发展的动因有三类:第一是经济技术;第二是政治理论;第三是天才人物,这三者都不能被忽视,而且三者之中也没有一类可以说是单一地影响着其他二类。罗素所讲的经济技术既包括一般而言的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经济因素,也包括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而且罗素还往往更强调科学技术。值得注意的是,罗素强调科学技术不代表他就不看好经济因素,他认为历史上大多数重大的运动都植根于经济原因的,他往往强调科技因素是出于别的目的。罗素说的政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