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格四要

 虹72 2018-01-30



   

            
    常言道:国有国格,人有人格。这“格”字,则代表规格、标准。对于人格的解释,《辞海》有两种概念:①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②在人格哲学中,指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它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的基础。以上说法比较繁琐,简单地讲,在实际生活中,则指人的品质、道德。人存在于大千世界中,不管你的能力大小,所处环境优劣,但都不能忽视人格的磨砺,道德的修养。根据个人体会,起码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珍惜时间。人生虽然有限,知识却是无涯,因此必须珍惜时间,抓紧学习有关的知识,为搞好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陶渊明曾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古人有许多惜时如金的故事,如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等,还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之警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俗语。这都说明“时间就是生命”的重要性,否则虚度年华,就会终生蹉跎。《人生宝鉴》对一个人活了72岁,做过调查,结果一生中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3年,体育娱乐8年,说话4年,旅行5年,打扮5年,等人3年,打电话1年,而实际工作仅有14年,读书3年,占整个人生的1/4强,可见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度过。因此要善于利用时间,从碎琐繁复中解脱出来,挤出一分一秒时间,而用于工作和学习,这样的人才真正活得充实,从而使生命得以延长,人格得到升华。

    二要严于律己。人的一生不知要经过多少变化,包括事业、处境、生活等,但千变万化总不离其宗,也就是自己,所以要严格要求,不能放任自流,要达到善良、宽容、诚信、乐观。因为善良是做人的根本;宽容是做人的美德;诚信是做人的准则;乐观是做人的态度。能做到这几点,便是人格成熟的表现。古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说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退一步天地宽阔,则言凡事要谦让宽容,不要锱铢必较,得理不让人;言必行,行必果,教诲人以信用为本,诚实为先,万不可狡诈欺瞒,树敌过多;心底无私天地宽,乐观者永葆青春,因此要克服负性心理,树立自尊自信,才能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人生难免会遇到困难,甚至挫折,但必须要有迎难而上、战胜一切的勇气和毅力,同时应遵守道德规范,保持良好心态,才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三要常感知足。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要懂得节制,要有自知之明,所以古人告诫我们要“知足常乐”。知足一词,虽有满足现状之说,但并非消极悲观、故步自封,而是积极乐观、一切随缘,非礼勿求,当为则为,不当为则不为;还要晓得关爱,关心呵护每一个人,爱戴照顾每一个人,包括爱我的人和被我所爱的人。因为一个人的知足,不在于他拥有之少,而在于他胸襟之广,从某种意义上讲,拥有的多是一种负担,胸襟狭窄是一种病态,必要时舍弃不一定是失去,而是一种更宽阔的拥有。试看那些私欲膨胀、贪得无厌的人,最终会落得“一失足成千古恨”,从“天堂”走向“地狱”的下场。因此,“知足常乐”则是心灵最美的一种高尚境界。

    四要懂得感恩。人在生活中,总有亲情友情,亲友对自己的付出,虽然不求回报,但却要心存感激,懂得感恩。虽有“大恩不言谢”之说,但自己却要将感恩发于心而出于口,这是做人的准则,古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这个道理。否则忽视亲友的爱心,以德报怨,视若陌路,必会受良心的谴责,招世人唾骂。人永远不要忘记感恩,可有意识地寻找感恩的机会,无论是天地、空气、青山、绿水,还是父母、长辈、兄妹、同事等,哪怕是对你有片刻的愉悦,抑或微小的帮助,也要将感激之话说出来,感激之情表达出来,那么坚持做下去,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阳光和欢乐,人群中充满了温情和爱心。

    人生无论长短,但都要活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保持心理健康,提高生存质量,是我们毕生追求的目标。最后借用一首禅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让我们共同去体味其中之奥秘哲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