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带状疱疹方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于体内再发所 致,故发病无季节性,呈散发性。小儿发病较少,多为年长者,好发 年龄多在50岁以上。多发于免疫损伤或免疫抑制人群以及恶性 肿瘤,特别是淋巴瘤患者。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症状。初起在皮肤上出现成簇红 色皮疹,数小时后发展成水泡、脓疱,周围红晕,大小不等,分批出 现。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排列成带状。经3~5日干燥结痂,痛 感逐渐消失,2周左右脱痂,一般不留瘢痕。疹出时常有局部淋巴 结痛,或局部瘙痒,感觉过敏。皮疹多限于身体一侧,不超过中线。 好发部位以胸部常见,其次为面部神经支配的部位,再次为颈、腰 部。非典型者可做疱疹组织涂片和活检,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抗原,分离病毒和血清学检查。 本病西医一般采用对症、支持及抗病毒治疗。中医认为本病 是由于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脾经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偶 因兼感外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故治疗以清肝泻火、健 脾除湿、活血化瘀等为大法,常内服、外用、针灸等方法相并或单独 运用,有较好疗效。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一)内服方 1.田基黄汤 田基黄20g,板蓝根30g,紫草、升麻各12g,浙贝母10g,当归、 丹参、川牛膝各15g。热甚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0g,黄芩15g;湿 盛者加白术、茯苓各12g,泽泻10g;继发感染者加金银花、紫花地 丁各30g,野菊花20g;年老体虚者加生黄芪、党参各20g。每日1 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局部以紫金锭用茶叶水调糊外涂。 本方有清热泻火、活血解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 疹40例,结果:1周以内痊愈31例,2周以内痊愈38例,总治愈率 95%。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76.中国皮肤病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