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达商业:王健林的“王者归来”

 巴拉拉皇家书摊 2018-01-30

昨天晚上,有两则关于“老王”的报道在朋友圈刷屏,有一则是“王者归来”,咱们就不介绍了,新闻如何介绍的,咱就怎么看。


政经堂(微信公众号mdzjt2017)今天分析一下“腾讯、京东等四巨头340亿入股万达”的新闻。



根据报道腾讯、京东、苏宁、融创共同出资340亿元,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具体内容可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按照这一收购价格,万达商业的估值约为2429亿元。


但大佬们收购股份可与咱们普通人购买股票不一样,王健林出让股份意味着失去了14%的万达商业控制权,正常情况下他是不会出售的。


2016年8月份,万达商业从港股私有化退市,曝光的私有化文件证实万达商业需于2018年8月底前重返A股。


根据万达私有化文件,显示如果公司在退市满两年或2018年8月31日前未能实现在境内主板市场上市的目标,万达集团以每年12%的单利向A类(境外)投资人回购全部股权,以每年10%的单利向B类(境内)投资人回购全部股权。


这意味着,除了两年间需承担资金压力外,万达回A不成或回A延迟,还需付出利息回购投资人股权。


政经堂通过查询公开数据,万达私有化以52.8港元的价格收购6.5255亿股,这一笔私有化交易总价为344.5亿元,但如果不能在今年8月底A股上市的话,需要连本带利支付给投资者420亿元


而万达商业的总股本是多少?


约45亿股。


对万达集团拥有绝对控制权的王健林家族来说,将私有化投资者的14%股份出让给腾讯、京东等企业,确实是一次“断臂求生”之举,但在距离最后上市期限只有7个月,要考虑好偿付私有化投资者的本息,不得不考虑退路。


这样无论万达商业能否在今年8月底前上市,股份都将与私有化投资者无关,王健林最终是换了几位战略投资者而已,但要对私有化的投资者支付近百亿的费用,这对老王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对赌”教训。


无疑,王健林的断臂求生是对的,否则什么都想抓住,往往什么都得不到。就像孙宏斌对贾跃亭的评价“(贾跃亭)有的时候处理事情不坚决,缺壮士断腕的精神,你看人家老王(王健林)。”


14%的股份=340亿元,要比王健林港股退市私有化时的收购价格要低,并且这还是在近2年后的价格(加上货币超发、物价膨胀因素,显然340亿是个大便宜),这说明了什么?


2年后,王健林能否推动万达商业上市的能力及其资源已经尽现公众面前,腾讯、京东等是在比私有化投资者掌握更多信息的情况下作出的收购决定,从投资的慎重性、回报率上来说,都要比私有化投资者更安全。


私有化投资者助王健林从港股退市,最后很可能仅获得10-12%左右的利息,但如果在腾讯、京东等推动下,万达商业最终A股上市(政经堂对此持乐观态度),那340亿的收购价格最终可能是多少呢?


一个简单的对比是,万达商业港股退市时的价格是48港元(约人民币40元),私有化收购价格52.8港元(约人民币44元)。


而根据证监会披露的万达商业的A股招股书,拟发行数量不超过2.5亿股新股,预计筹集资金不超过120亿元,约每股人民币48元(即发行上市价格)。


当时在港股退市时是48港元,市盈率约6,但A股的市盈率可普遍是20+,至少有3倍以上的溢价,所以腾讯、京东等以340亿购买的股份,必然在上市后飙涨至1000亿元左右,所以人家赚的绝不是10%左右的利息,而一定会推动上市。


这相当于他们四家企业购买的是万达商业上市前的原始股份


而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收购股份,显然是在王健林的万达集团“利空”出尽之时,这意味着曾经疯传“老王”有问题的谣言,经过近2年时间的证明是不可信的,王健林的万达商业是值得投资的,这也是腾讯、京东等收购万达商业14%股份过程中的“安全垫”。


不可否认,“老王”在几年前确实将不少公司资产转移至欧洲北美,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随着国家反腐惩恶、金融去杠杆的推进,万达集团在流动性压力下,不断出售海外资产,甚至是亏本甩卖,偿还债务并将核心资产(不动产万达商业)留在国内,坚持自营不出售,已经表达了对祖国最深的爱。


所以,万达商业上市是早晚的事;而腾讯、京东的加入无疑会加快这一天的到来,毕竟当大家有着共同利益的时候,自然劲往一处使,协议约定“各方将推动万达商管集团尽快上市”。


政经堂(微信公众号mdzjt2017)认为,刨除上市这一环节,单从经营的角度来看,万达商业这次终于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引入四大新战略投资者后,万达商业将更名为万达商管集团,重新定位的万达商管集团将利用腾讯、苏宁、京东海量线上流量和本身巨大线下商业资源开展多方面合作,共同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中国“新消费”商业模式,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智慧、更便捷的消费体验,实现实体商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双赢。


这句话中的“新消费”商业模式便是“消费体验”,就是万达商业找准的自我定位。


在《政事堂:不谈政事背后的秘密》一文中,介绍过阿里与京东的电商“流量之争”,电商平台作为新消费、新零售的战场,各方都在抢夺,最终形成了阿里、京东两大巨头,但一山不容二虎,自然还要相爱相杀。


凡是有马云的地方,就有刘强东。在公司广告费用支出一定的情况下,公司的形象和存在感主要依靠公司高层的个人魅力,而这副重担自然落在了马云、刘强东身上。


试想一下,当马云在各个论坛侃侃而谈,介绍年青人如何成功创业、女人如何解放自强(阿里的流量主要以青年及女人为主,所以马云对这两个群体必然有深入研究并时常隔空喊话,马爸爸是关心你们滴)、农村如何扶贫、慈善如何开展的时候,而如果京东却默默无闻耕耘的话,存在感降低,流量自然会失去。


所以刘强东必须时刻跟随马云,始终打扮的精神十足,像个20岁的小伙子,时不时的携娇妻出席各种活动,可以说每一次出席活动他们都会为京东节省万百上千万的广告支出,而他们本身都吸附着巨大的90、00后顾客群体,可以想象未来他们的女儿也会时常出来助爸妈“一臂之力”的,他们的“二胎”是早晚的事儿。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马云则有点显得过气,对年青人的吸附能力越来越差,必须经常念叨年轻人、女人们,或者被赋予某种神奇的力量。


继续说万达商业,万达商业本质就是一间间“商铺”的集成,万达商业的未来就是建造商铺、吸引商家、经营商铺(房地产未来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尤其是国企业的租赁住房介入,普通开发商要想获得便宜的信贷难上加难),但商铺又越来越被电商冲击,这是不争的事实。


商铺有商铺的优点,电商有电商的弱点,如果两者结合起来那就完美了。


而伴随着国家对消费的重视,年轻人也越来越会花钱,而女人出门如果不带着男人的话,除吃喝玩乐,很少会购物。


居住区与商业区肯定有一段距离,年轻人出门都不可能像邻家大妈一样,下楼买菜后直接上楼做饭,年轻人出门往往是连吃带玩一整天,如果他们要购买意味着要带着大包小包的去吃去玩,这是一个麻烦。


所以如果带上男人就方便的多,但男人又不是机器人,总不能当一天到晚当牛一样用,谁不想过个轻松舒心的双休日,所以去商铺购物吃玩的人不少,但越正购物的却越来越少。


因为我们的电商平台越来越发达,优惠也越来越多,但电商再发达也不能解决一个消费者购物体验的问题,鞋子、衣服、裤子的尺码是否合适?看上去不错但穿上的感觉如何呢?等等类似的问题。


拿万达商场来说,我们可能在里面吃喝玩乐,但如果要购物的话,我们就要自提,而人都是嫌麻烦的,出门能少拿东西就少拿,但在商场看到一套衣服、一个包包,确实好看就是想买。


所以如何既能满足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又能解决他们不愿意自提的问题,就需要线上线下进行深度融合。


如果京东、苏宁与万达商场全面开展线上线下购物互通的话,我们在万达商场看到合适的商品(这种合适远远比电商平台上更合适,因为你亲自看过、摸过或者试过),可以直接掏出手机在京东或苏宁平台上购物,而后京东快捷的物流会在当天或转天送到你的家门口,这感觉多爽。


线上线下的融合解决了在电商平台购物不能亲自试穿、体验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必须由商铺解决,所以万达商业与腾讯、京东等的结合,受益最大的是京东、苏宁等电商,尤其是京东。


因为京东在全国拥有完善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营销网络发达,物流配送覆盖率极高,可以说京东的物流是中国目前服务态度最好的物流。


政经堂在淘宝和京东上都购物,但最经常的还是京东,虽然京东价格有点高,但淘宝的商品质量确实不敢恭维,天猫没怎么玩过(毕竟男人购物确实不多)。


记得有一次淘宝退货,卖家的地址竟然是中国东部某省一个乡镇以西20里的一个工厂里,也难怪垫子的味道晾晒10余天仍然令人无法忍受,最终还是在京东上购买的。


在京东上也换过货,因为一点可以忽略的质量问题,几天后快递员上门取货验货后,当场拿出新换的商品,服务确实不错,在所有的物流中,京东是唯一一个送上门的快递(地区与地区不一样,其他地区据说很多物流都是送上门的)。


政经堂认为,淘宝(不包括天猫)就像是一个商品批发市场,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商家,质量也参差不齐,生怕踩雷,退货就像跟菜市场大妈讨价还价一样的艰难;而京东就像是一家标准化的超市,里面虽然也可能有质量问题,但在换货服务方面,态度极佳。


所以淘宝真的要改进一下,否则很可能被京东吞噬。政经堂在情感上是支持京东的,但更希望淘宝与京东能够长期竞争下去,不希望任何一家电商垄断。


万达商业与腾讯、京东等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虽然以前万达与百度、腾讯合作过,效果并不理想,但这次合作政经堂是看好的,万达真正的找到了自己的特长和强处,通过与其他公司的长处相互融合,效果应该不错,有待时间来验证。


但万达商业真正的强大之时,应该是在上市之日


能否尽快上市意味着万达集团能否像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猴子一样,重获新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