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道德经第64章解读
2018-01-30 | 阅:  转:  |  分享 
  
道德经第64章解读张武忠初稿2017.9.11第64章【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a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
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
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译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天下就会太平,社会处于安定状态就容易保持,故称“其安易持”。安宁的社会出现一点不好的苗头马上就能察觉到,等征兆还未完全显现,此时容
易谋划想出办法及时制止,故称“其未兆易谋”。处于萌芽状态的不好的事物表面上看似坚硬,其实结构比较脆弱,就像冰块一样,此时最容易分解
消融,故称“其脆易泮”。不好的苗头征兆被消解成微细的碎片,就会消散得无影无踪,再聚起来就很难了,故称“其微易散”。所以治理天下,不
要等到妖魔鬼怪大行其道才去匆忙应付,应该居安思危处盛防衰,在天下安定之时就时刻警觉,在大乱还未形成之时,就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人无
远虑必有近忧,就像是不要等到病入膏肓才想起看医生,故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纵观天下万事万物,莫不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苗开始生长的,九层楼台是用土一层一层积累起来的,千里之行是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治理天下也是
这个道理,天下因大乱而败亡都是由小事端积累引起的,而事端是由强势有为和把持造成的,这就注定强势而为必然失败,强力把持最后必然失去,
是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而有道的圣人无为所以不败,不执所以不会失去天下,故称“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万事万物都是循序渐进的
过程,而世人做事却往往喜欢急功近利,也常常会在即将成功之时遭遇失败,故称“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唯有自始至终慎终如始,才不会
功败垂成,故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有道的圣人不会好大喜功晚节不保,因为他追求的是世人所不追求的大道,看重的不是世人稀罕的珍奇异
宝,学习修养的是世人不愿学习的德行。因此圣人既能补救众生所经常犯的错,也能辅助万物顺应自然本性而不敢妄为,所以圣人终成大业不会功亏
一篑。【解读】64.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a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处盛防
衰,见机而作防患于未然。上一章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从正面论述了循序渐进取得天下的过程。那么在本章用同样的原理,紧接着从反
方向告诫我们,在治理天下时要密切关注细微的征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社会处于安定状态时,就容易长久保持,
故称“其安易持”。安宁的社会中出现一点不好的苗头马上就能察觉到,等征兆还未完全显现,此时容易谋划及时制止,故称“其未兆易谋”。“泮
”读作(pan),从“水”从“半”,一半有水一半无水,水流涣散之象,所以有“冰块消融散解”之义。处于萌芽状态的不好的事物表面上看似
坚硬,其实结构比较脆弱,就像冰块一样,此时最容易分解消融,故称“其脆易泮”。不好的苗头征兆被消解成微细的碎片,就会消散得无影无踪,
再也不容易复原,故称“其微易散”。治理天下也是此理,不要等到妖魔鬼怪大行其道才去匆忙应付,应该居安思危处盛防衰,在天下安定之时就时
刻警觉,在大乱还未形成之时就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像是不要等到病入膏肓才想起看医生,故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64.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万事万物
都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过程,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忽视苗头,参考了《周易》坤卦的哲理。合抱的大树是从微细的幼苗开始长起来的,是为“
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高的楼台是用土一层一层积累起来的,是为“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是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是为“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纵观天下万事万物,莫不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忽视苗头征兆。《周易
》第2卦是坤卦,坤卦初六爻辞曰“履霜,坚冰至”,孔圣人《小象传》补充说“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大意是,脚下刚感
触到始凝的寒霜,就能预见到大雪坚冰的寒冬到来,这是寒来暑往的必然趋势,阴气始凝必然走到结冰的季节,谁也无法阻挡。引申到人事上,要注
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大的灾祸都是从细微处开始的,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要知微知彰
防微杜渐见机而动。守持天下也是这个道理,天下因大乱而败亡都是由小事端积累引起的,而事端是由强势有为和妄想把持造成的,这就注定强势而
为必然失败,强力把持最后必然失去,是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而有道的圣人无为所以不败,不执所以不会失去天下,故称“无为故无败,无
执故无失”。第29章也说过“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与本章一模一样,这不是无谓的重复,而是各有所指。
第29章开头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矣”,那是说打江山,而本章着重点是守天下。64.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阐释自始至终慎终如始的重要性,参考了《周易
》中井卦和既济卦未济卦的哲理。万事万物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世人做事往往喜欢急功近利,常会在即将成功之时遭遇失败,故称“民之从事,
常于几成而败之”。只有自始至终慎终如始,才不会功败垂成,故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有道的圣人不会好大喜功晚节不保,因为他追求的是
世人所不追求的大道,没有过分的欲望,是为“圣人欲不欲”。看重的不是世人稀罕的那些珍奇异宝,是为“不贵难得之货”。学习修养的是世人不
愿学习的德行,是为“学不学”。补救众生所经常犯的错,是为“复众人之所过”。他只是辅助万物顺应自然本性而不敢妄为,是为“以辅万物之自
然而不敢为”,所以圣人不会功亏一篑。《周易》第48卦是井卦,文王卦辞曰“汔(qi)至,亦未繘(ju)井,羸(lei)其瓶,凶”,大
意是,好不容易从井里打到水用绳子往上吊,快要吊上来但还未出井面,或因筋疲力尽吊不上来,或因方法不对,绳子缠绕水瓶倾斜水洒了,或者水
瓶碰到井壁破漏了,前功尽弃,不仅喝不到水,吊水的人也可能摔倒或掉入井中,实在是凶险啊。圣人将打水的过程引申到君子修德上,告诫君子修
身养德要至始至终,不能半途而废,《千字文》中也写道“笃初诚美,慎终宜令”。《周易》第63卦是“既济卦”,第64卦是“未济卦”,都拿小狐狸过河作比喻。狐狸尾巴很长很重,当它过河时尾巴沾上水就更重了,常常是身子刚刚上岸,但尾巴把它又拽入水中,导致前功尽弃,也是说顾前不顾后的道理。张武忠2017.9.12于北京武警总医院。
献花(0)
+1
(本文系逐字逐句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