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题《平生太湖上》(点评:金锐)

 九歌珍藏阁 2018-01-30


迎新水榭读诗题联第七期



作品展示

题目:平生太湖上

主持:何傃傃   点评:金锐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宋代·无名氏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作品展示

万顷太湖风景异,细脍鲜鲈,闲斟美酒,浮棹重游悲未已;

千秋故国烽烟迷,欲倾沧海,尽洗胡尘,请缨无路剑常鸣。

——萌山海


评:下起三平尾,且“迷”字用得也一般。其他地方都不错,把词人那种报国无门的情绪渲染得很到位。



纵谓乘桴浮海、弹剑作歌,岂甘放浪林泉,任尘世屡遭灰劫;

忍看乔木废池、太湖残月,怅是难登魏阙,对鲈鱼又起商歌。

——陆乘风


评:容量很大,乘桴、弹剑两个典故很到位,下联先拉姜白石,然后转到太湖,也很自然,两结沉痛,唯下联“怅是”领二字得一般。



报国无门,枉顾山河悲浩劫;

驱身隐世,空怀抱负恨偏安。

——绿满春枝


评:上结情绪饱满,全联略空泛。



重过太湖,惟见得烽烟遍地,悲歌四起;

欲平胡虏,怎那堪无路请缨,长剑蒙尘。

——去闲


评:表述没有问题,对仗略宽,三字领不如易为二字领。



舟能渡我,佛焉懂我?试看取瓶水云天,宋客抛诗,何人看剑;

酒未清尘,浪何濯尘?只飘零春程秋旅,子曾退笔,君可疏名。

——楚白之


评:作者的想法很有新意,文字也能尽量雅驯,但是想得太多有时会有杂乱之感。


胸浪荡胡尘,沸血于口啜鮮鲈,手摇木橹;

长桥题古怨,励今在吴江情水,志士心声。

——花新春晓


评:上结两分句或许用字过猛,下联比较悠长。



泻千里三江雪浪,洗尽胡尘,闲归云水云山,剑铗引歌资坐啸;

共五湖一叶扁舟,隐来逸客,待赏风波风物,鹴裘换酒任逍遥。

——爱到深秋


评:“逸客”略废半字,“任逍遥”作为最后三字压不住全联,出此之外,无论是气息贯通还是句法变化,都很不错。



弄扁舟欲寄闲身,偏十里悲歌,化不开一湖烟雨;

抽宝剑难分逝水,只两行碧泪,洗不净满地尘埃。

——三生以后


评:两结以景传情,前面略平淡。



大丈夫缘何愁比水云,任扁舟一叶太湖上,蹉跎岁月;

小人物此种恨随霄汉,叹宝剑无锋匣鞘中,寂落身心。

——冬暖阳


评:有寥落悲凉之情境,但句子之间不够紧凑。



重游太湖,满目繁华归昨日,剑压扁舟颠簸,愁比水云多,壮志豪情今不在;

怅望天际,无边雪浪荡胡尘,鲈鱼美酒慢斟,胸同江海阔,家山故国梦常回。

——山水秋实


评:把词作中的景物情感融入联中,但整体的气息有些散乱。


太湖萧索,丘壑磋砣,唯见玉门木舸;

义胆昭章,鱼肠重振,定将胡虏夏霜。

——一瓢


评:比较沉郁,但对仗宽了些。



何去何从,壮士剑鸣,引来天下英雄悲叹;

且归且隐,泛舟浪起,犹念家国世外长吟。

——青竹闲云


评:两联一写胸中块垒,一写归隐之思,两结不够有力。



长剑空弹,丘壑难平,胡尘万里谁堪洗?

扁舟欲泛,河山已碎,愁海三千水自流。

——圣地亚哥


评:以意牵引,两结气壮。



短棹拨愁,扁舟载恨,八千里江山既失,何地渔蓑,是心安处?

长矛渴血,壮士挽河,三十年银艾当弃,今时兵戈,以躯捐之。

——煮酒


评:从意境与词作对比来看,似乎多了一些慷慨气而少了一点郁积之情。


千古江山非我有;

一腔忧愤竟何如。

——秋雨濛濛


评:纯以议论行联,乏景致。




水云看惯旧波痕,料胸中气,杯中酒,径化江湖舟楫老;

锋刃消磨真憔悴,把世上尘,天上风,都埋血泪版图空。

——寒卿


评:情景交融,上联胜过下联。



弹剑自空吟,悲千里北地尘嚣,酒浇块垒;

扪心犹所憾,叹数年平湖泪洒,楫老江湖。

——明月远楼


评:意境不错,文字也比较洗练,下联更胜一筹。



太湖云水惹心澜,击楫人何在?看胡骑牧马,恸我中原覆,金瓯裂,半壁失;

满席羹馐食无味,举杯者更愁!叹匣剑封尘,问谁前耻忘,脊骨摧,一隅安。

——飒露紫


评:收句比较有新意,既有层递的顿挫感,又能直指人心。但前面不够凝练,对仗也可以更工整些。


去来天自知,从扁舟风雨中苍茫北顾,亦难忘铁马冰河,挑灯看剑;

醒醉谁能觉?向孤鹜云霞处寂寞南归,不妨对新鲈美酒,作赋题诗。

——齐庄


评:长句如能再劲健顿挫些则语意更佳,两结化用到位,善于借力打力。



太湖虽无恙,绿蚁犹正醇,愁堪愁者,匣藏三尺青锋,寂寂其寒,铮铮其啸;

胡虏叹难平,君朝怜已破,悲亦悲兮,舟托一江春水,望中宵汉,梦里河山。

——十里无人


评:包容广大,擅化词意,但也有不够紧凑凝练的问题。



片言难觅,辗转溯千秋,常恨伊人在水;

一世何耽,仄平消几屐,安知此地无银。

——寤寐思服


评:对仗挺好,联意有些费解。



国恨难消,漫摇来浩浩湖波,欲忘中原沦左衽;

鲈羹正美,偏听得声声杜宇,何甘长剑换渔蓑。

——南雁


评:两结俱有悲凉之气。



五湖烟水阔,一棹钓舟闲,对几万里江山在劫,壮士何甘销剑气;

持箸脍鲈新,仰头杯酒尽,恨满腔情报效无门,悲歌复拟挽天河。

——风一样自由


评:起结都不错,可惜第三分句的“联腰”没有撑起来。


丘壑久蹉跎,任短棹一双,痛把悲歌斟美酒;

狂澜谁挽引,叹胡尘千里,泪将长剑换扁舟。

——山中岁月


评:联语慷慨壮烈,又有不得志的无奈苍凉,上联结句“斟”字放在此联的语境中略纤弱了些。



一念系山河,纵秀色无边,浊酒不曾消块垒;

几回梦雪浪,洗胡尘千里,扁舟如愿老渔樵。

——桃儿她成了姚


评:“秀色”和联语整体的感觉不够圆融,两结不错。



天下纳高怀,偕风雨惯经,弹剑江湖彰侠骨;

烟岑赊旷抱,羡渔樵甘效,放舟云水匿尘踪。

——酬心勿语


评:上下联单独看都挺不错,文从字顺,意蕴翩翩,但是两比之间少些呼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