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家长】精确性与熟练度的先后问题

 typlr2d 2018-01-30

我们对快递的要求,可以归结为两条,一是送来的东西要正确,二是要按时。


丈母娘过生日,女婿为晚宴订了蛋糕。送错的快递是可怕的:大家期待地打开盒子,里面安静地躺着一盒减肥茶。迟到的快递也是糟糕的:席间大家焦急地议论着蛋糕的样式和口味,然而到了翌日清晨,清脆的门铃声才响了起来。


与之相对,我们对演奏也有两条要求,一是精确性,二是熟练度。


类似地,缺乏精确性的演奏是可怕的:错音、含混不清的音准、不平均的三连音、肥头肉脑的附点音符,都很折磨人。缺乏熟练度的演奏也是糟糕的:为了勉强呈现音准、节奏等,让速度、力度曲意逢迎、屈打成招,在熟练的地方高歌猛进,在生疏的地方蹑手蹑脚,这样的演奏让人发笑。


对女婿而言,送错的快递比迟到的快递更可怕;对琴童而言,不精确的演奏比不熟练的演奏更糟糕。


然而,当精确性和熟练度不能兼顾时,更多孩子偏偏选择追求熟练,而忽略了精确。


有些孩子自己练琴,对技术规格弃之不顾,沉浸在“越来越熟”的成就感中,自得其乐。有些琴童家长试图督促孩子,但他们本身不熟悉音乐、不清楚何谓“精确”,只能用“练二十遍”这种简单明了、操作性强的方法来要求孩子。这样的遍数积累对于提升熟练度往往真的有效——看着孩子节拍器上的数字越来越大,“老师要求的速度练下来了!”,家长欣慰地笑了。


然而,单纯的熟练没有意义;忽视了精确性片面追求熟练,对演奏而言甚至有害无益。手指无纪律地一遍遍自由奔跑、带着伤痕累累的精确性,做无比熟练的演奏,是面目可憎的。


无数教学成果证明,多练只能提升熟练度,慢练才是提升精确性的不二法门。然而孩子的天性活泼,易急于求成,且将“弹得溜”、“拉得快”、“吹得熟”作为竞争的唯一衡量指标。很多琴童家长也只能通过观察练习的遍数和节拍器上的数字,来确定孩子练琴的努力程度和成果。节拍器上的数字如同单行道,一旦从96成功“上位”到108,如果有人提出降回80慢练,简直奇耻大辱。


“熟能生巧”在此处并不适用——熟,只能让孩子的演奏越来越“油”。正确的逻辑是:“巧”了以后再追求“熟”。请家长注意:在学习新内容伊始,一定压住孩子的浮躁,勒住“小马驹”,让他们从慢开始,保证每一遍练习的精确性。在达成“很精确,但是有点慢”的成果后,逐渐提升速度,通过积累遍数,循环往复,最终兼顾两者。这样的练习反而能节省时间。反之,如果先顾熟练度,当曲子胡乱练熟后,孩子是不可能踏实下心来、再降低速度追求精确性的。这时的练习既无效,又无聊。


当然,就算孩子真的做到“慢练”,家长依然难以把控质量关、依然难以判断孩子是否做到了精确。这个问题并未解决。但在这时,家长起码能稍微听得清楚些。同时,家长应提醒孩子:不要因速度慢、难度低而放空大脑、神游太虚,多出的注意力不能浪费,必须投诸技术规格,让孩子为自己奏出的每个音负责。老师给琴童做示范,也宜放慢速度,掰开揉碎,条分缕析,并且尽量教给家长一些简易可行的判断“精确”的办法手段。



兼顾精确性和熟练度的演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