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位抡酒瓶的“正义大哥”, 你的演技一级棒啊!

 我们的爱rius0f 2018-01-30


你们以为吃灯泡、吃蠕虫、吃仙人掌算厉害吗?弱爆了,还有升级版的“活埋+炸裤裆”。后来,大家发现这种原生态的演技既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不布莱希特,甚至都搭不上梅兰芳的裙边儿,大家一憋劲儿,新的表演流派就咔咔诞生了——正义大哥派。

故事往往是这样的:伴随着摇摆摇摆又摇摆的手机款镜头,胖乎乎肉嘟嘟的“正义大哥”先COS知音姐姐,温情倾听求助人的倾诉或哭诉;然后,在恰到好处的节点上,刘欢的《好汉歌》响起,“梁哥”“龙哥”“崔哥”们路见不平一声吼,带领马仔小弟们雷霆出击,用民间版武器帮求助人讨公道、求正义:要么是暴打无良欠薪老板、要么是酒瓶抡头勒索人员,要么是大刀恐吓讨债混混、要么是废其双手伺候“渣男”。

策马扬鞭,快意恩仇。

有那么一瞬间,我机智地联想到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all men are brothers(水浒传)》,里面有个非常著名的桥段,曾经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上晃荡了几十年,说起来就威风凛凛,名字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惜的是,2016年新版语文教材清理门户的时候,把它给拿下来了,换成了《智取生辰纲》。鲁智深有没有寂寞空虚冷不清楚,但,在2017年左右,他的接班人“正义大哥”们倾巢而出,分布在快手等各个短视频APP的大V矩阵里。

我们来看看这些“正义大哥”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精彩节目:

比如公号“火爆泽哥”,1月24日推送的视频题为“猥琐男偷拍女子‘私密照’勒索金钱!泽哥暴怒废其双手,当场血肉模糊”。故事是这样的,一女粉丝向泽哥求助,说修电脑被人动了手脚,致使其在家被偷拍“私密照”,电脑维修者不断以此来威胁“求助人”。

在泽哥导演之下,“求助人”将电脑维修者约出来,泽哥等人将其强制带入车内,其间不断击打其头部,并伴随着大量粗口。随后,泽哥和其他三名男子将电脑维修者带至小树林,对其进行殴打。泽哥还要求电脑维修者返还之前勒索的20000元,并叮嘱“求助人”搬家。

“正义大哥”们无需内裤外穿,他是光他是热他是唯一的神话。感觉有了他们,整个地球的警察都可以放长假啦。

然后问题就来了:

第一,这些“正义大哥”是啥特护材料造的?不吃不喝就光想着人类和平世界发展和全球命运共同体?而且,就算13多亿人里不排除概率上的可能性,为毛他们就扎堆在快手APP等这些短视频里?换句话说,他们平时不上班不吃饭不挣钱养家,就只在短视频里为宇宙正义而活,那么,在没有短视频之前,他们活在哪里?

第二,比如“村霸抢吃抢喝打同乡,宽哥怒火中烧大打出手为民除害”、“苦命母子被逼‘吃屎’殴打侮辱!泽哥啤酒浇头,怒办嚣张放贷者!”……这些满脸是血碎玻璃满地的视频,就算搁在鲁智深时代,一样人畜无害?酒瓶抡头、拳打脚踢、强逼食用排泄物,一切无节操无底线的以暴易暴,这跟正义的七大姑八大姨有半毛钱关系吗?

这些问题呢,当然比较LOW。因为,媒体采访给出的结果是,“正义大哥”一次性推广费用高达35万元,永久保存,支持阅读原文引导,小程序制作30万元。他们不仅吃香喝辣饿不死,反而盆满钵满乐逍遥。

“正义大哥”们演技一级棒,因为他们和大红大紫的“医疗广告表演艺术家”,其实基本是师出同一个衣钵。尽管有着各式花名,真实的ID就一个:江湖骗子。

道理很简单,你看看这些火爆的10万+账号背后,认证主体多为文化传播和科技类公司。这种一镜到底的无缝拍摄,没有熟练的彩排,哪来流畅的演出?

我忽然想起最近的一件事:1月23日,一段“隆尧一初中生遭同学殴打被逼跪地、打脸”的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中多人群殴一名男孩,男孩被逼跪地喊“爹娘”,后又被围观轮流拍照。隆尧县教育局证实,此事件发生在1月13日,被打男孩是隆尧县尹村中学初二学生,事发后第一时间学校、隆尧县教育局介入调查。

一边施暴、一边拍照,这些恶魔,当然不是所谓的“熊孩子”。值得反思的问题有很多,我在想:这种施暴中视频拍摄的“乐趣”,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倒不是我对三四五线城市外的小镇多有偏见,而是近年来曝光的校园霸凌现象基本多在小城镇、小乡村——而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恰恰是快手等国民短视频最大的拥趸。

来看个新闻吧:去年12月25日,快手在京召开媒体沟通会。对于争议内容,快手合伙人曾光明表示,快手的大部分用户来自二线以下城市,最高学历低于高中,“他们拍的东西在都市精英看里看起来很LOW,但是他们并不在精英的判断框架里。”

没错,阳春白雪或者下里巴人,各有各的乐趣。但,这个世界总有底线的东西,是自古而然的价值共识。他寻他的白富美,你玩你的洗剪吹,也算“各美其美”。但,这种“正义大哥”之类的短视频泛滥,恐怕就不大好意思扯什么精英体系了吧。怕就怕小孩子当真,以为这些“正义大哥”们是天降祥瑞、天上掉下个拯救世界的皮卡丘。那就真的完蛋了。

把匪气当侠气;把段子当真事;把观众当傻子。

说白了,这种“正义大哥”类的暴力短视频,不过是靠贩卖人性暗面来挣点低俗的快钱。很难想象:在一个法治社会,以暴易暴、宣扬暴力的文化产品,竟然堂而皇之成为短视频公号中的“大V”。

看起来,拍摄的、制作的,是罪魁祸首。不过,直播平台的煽风点火,恐怕才是这类短视频风生水起的最大推手。道理也很简单啊:第一,这种供需市场,是平台方炒火的。没有“算法”的作祟、流量的加持,暴力视频何以流毒甚广?

第二,视频背后的利益分成机制上,大头还在平台方手里,按照“拿多少钱担多大责”的朴素逻辑,平台方责无旁贷。

第三,《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规定,“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属于该法规明确禁止的行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暴力短视频已然涉嫌触犯法律,作为有着完备法人代表和聘任律师的互联网企业,这不是知法犯法是什么?

包青天的时代走远了,鲁智深的历史泛黄了,但,人性中暴力的种子永远是一点即着的。邪典片也好、替人出头也罢,说白了,不过是深谙流量江湖的消费心理,制作者和传播者一拍即合的一场合谋。

都别扯什么道德责任,法律没点硬脾气的时候,“正义大哥”们才会大玩短视频秀。早在去年7月,《纽约时报》就报道了YouTube上存在少儿不宜的恶意动画短片。该报道在北美引起强烈反响,并被称为“艾莎门事件”。我们的暴力短视频,也在等着吃瓜群众揭竿而起吗?

最后表扬下,那位抡酒瓶的“正义大哥”,你的演技真的一级棒啊!

看一回乐一回,2018年的我的全年笑点都让你给承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