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欣雨 林黛玉到底是坐拥巨额遗产的小姐还是寄人篱下的可怜人,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从明清时代的法定继承问题来看,林黛玉符合继承条件。如果林如海有巨额遗产的话,林黛玉当然是可以继承的。所以,讨论林黛玉的财产问题,核心是讨论林如海的财产问题。 林如海是林家第五代,前四代都是列侯,他这一代走的是科考路线,获得了探花。从这点可以看出,他是个读书极为用功的人。他的父亲袭过列侯,从这个细节足以看出,林如海的父亲是嫡系,而林如海是家族嫡长子。 从林如海有堂族兄弟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林如海的父亲是有兄弟的。在明清时代,嫡长子继承制指的是长子继承爵位,家族财产是兄弟之间均分或按照一定比例来分。林家从第一代到第四代,每一代都经历过财产分割。 从林如海父亲一代开始,家族人丁就不是很旺盛了,同时家族的财产也分割得差不多了。所谓的富不过三代其实就是这么来的。从林如海已经是没有资格世袭的贵族来看,这个家族已经没落了,所以林如海才走了科举的路线。 那么林如海做巡盐御史是如此的有实权,尤其是掌控了盐业这种暴利行业,按说他应该很有钱才是。不过,根据陈志烨的考证,林如海的原型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曹寅做巡盐御史的时候收入的确高,但是花费也出奇的高。 邓云乡在《红楼风俗谭》中写到,曹寅做巡盐御史的时候,孝敬皇帝,迎接皇帝南巡,修造园林等,不仅没有落下钱,还欠了一百八九十万两银子。由此可见,巡盐御史并非很容易就能捞到那么多钱,再说捞到了钱也得花出去。 仅仅从职位上无法得出林如海有巨额遗产的可能性。还有人认为,贾琏携林黛玉埋葬了林如海之后,将数百万两银子挪用修大观园了。其实,这个说法也是不对的,仅仅是从贾琏的一句还想再弄“二三百两银子”的感叹中猜出来的。 其实,从林黛玉身上的几个细节也可以看出,她并非生活在极为富裕的家庭里。第一、她刚进贾府的时候,身边的仆人一老一小,非常不给力,贾母专门批评了这一点,并为她安排了人;第二、林黛玉见姐妹们吃饭等特别小心,一边学一边看,足见她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大场面;第三、林黛玉曾经多次对贾宝玉、薛宝钗感叹自己寄人篱下,而羡慕薛宝钗花的是自己的钱。 从所有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林如海应该为林黛玉留下了一些遗产,但是数量应该是极为微博的,与林黛玉在贾府的消费是不相匹配的。所以,书上并没有专门提及林黛玉的遗产问题。再说,林黛玉一直以来的寄人篱下感和自卑感从未变过,可见她并没有巨额遗产,而贾琏是个实在人,尽管私生活不检点,但不至于挪用林黛玉的遗产。 参考文献: 1.陈志烨,《林如海原型即曹寅考论》; 2.曹雪芹著,无名氏续,高鹗整理,《红楼梦》,人民文学; 3.毛大鹏,《林黛玉家产问题考辨》; 4.李俊,《林黛玉家产被贾琏侵吞挪用稽考》; 5.邓云乡在《红楼风俗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