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否应认定为保全错误? 判决后支持数额小于保全数额

 余文唐 2018-01-31


案情
2012年郭某与葛某共同注册成立一家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元,郭某出资30万元,葛某出资20万元,葛某的出资款由郭某代为垫付。之后葛某又向郭某借款50万元,郭某多次向葛某催要借款50万元和垫资注册资本20万元,但葛某一直未予偿还,故郭某诉至法院,要求葛某偿还借款70万元及按年利率20%计算的利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葛某申请保全,法院作出保全裁定,冻结葛某在公司的股权80万余元,后经葛某申请变更保全其在某银行的存款80万余元。之后法院作出民事判决,认定20万元涉及公司经营事宜,不予理涉,而葛某对于50万元的债务应承担偿还责任。该判决作出后,葛某认为郭某保全错误,又诉至法院,要求郭某承担资金损失6万余元。
争议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郭某的请求未能得到法院全额支持,其超出胜诉额度的财产保全请求是否属于申请保全错误?
一种意见认为,诉讼请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需要通过法院最终生效的判决予以确认,因此申请人的诉讼请求是否得到法院生效判决的支持,应当作为衡量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是否错误的认定条件之一,故郭某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另一种意见认为,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错误,造成被申请人财产损失,属于以过错责任为归责原则的一般侵权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必须符合一般侵权行为的四个要件,而不是简单地以申请保全的标的额是否超出判决的标的额来判断。
分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错误,造成被申请人财产损失,属于以过错责任为归责原则的一般侵权行为。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基本理论,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应当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的存在、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有过错四个要件。
1.从行为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来看。郭某作为债权人起诉葛某时,基于与葛某50万元借贷关系,以及为葛某垫付20万元注册资金的事实,向葛某主张权利未违反普通人的注意义务,郭某的起诉属于正常的诉讼行为,并非恶意行使权利,不存在主观上的过错。
2.从行为是否存在违法性来看。郭某起诉时申请诉讼保全的数额未超出其诉讼请求的标的额,且提供相应担保,因此申请诉讼保全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不存在违法性。
3.从是否存在损害事实来看。郭某申请保全的是葛某的股权,经葛某要求,变更保全其存款,且葛某又未提供其他证据证实损害的发生是由郭某造成的,因此损害事实的存在与郭某没有关系。
因此郭某申请保全的行为与葛某的资金损失之间并不具有因果联系,故法院驳回葛某的诉讼请求,郭某的保全行为不存在错误。
来源:射阳县人民法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