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凤朝阳——奉化屯的传说

 渐近故乡时 2018-01-31

  

选自《沧桑偏脸城》

——


  早些年,梨树城叫“奉化屯”。传说在这以前叫“凤凰屯”;更早些年根本没有什么屯名,只住着几户穷人家。


  屯里有一对青年男女,小伙子名叫桂阳,忠厚老实,吃苦耐劳;姑娘名叫玉凤,温柔憨厚,心灵手巧。他俩从小青梅竹马,长大了俩人更是亲近。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晃,俩人长大成人,乡里出了个媒婆一说合就定下了婚事。

快要结婚那年,桂阳为了让玉凤过了门能生活好些,就整天拼命地干活,想积攒些钱;还想给玉凤买几件像样的嫁妆。于是他起五更爬半夜,没多久人就累得不行了,走路直打晃。玉凤看了心疼地不知劝了他多少次,可是桂阳还是不肯休息,不声不语,一个劲儿地干……


  再说玉凤,也是一样,起早贪黑的干。有时白天帮桂阳干活,夜晚缝缝补补,还时常背着家里人刺绣一件什么东西。后来她怕点灯熬油,就摸着黑绣。


  这姑娘可真是心灵手巧,不用灯亮,照样绣得好。她偷偷地绣啊绣啊,不知绣了多少个晚上,手指扎破了多少处,鲜血染红了绣布多少回,第二天她还要把绣布偷偷地洗干净。


  有一天晚上,桂阳干完活儿从地里回家,扛着重重的一大捆柴火,走到半路,突然感到胸口发闷,随后就吐了一口鲜血,挣扎了几步就晕倒了……


  玉凤听说了,心急火燎地跑到了桂阳家,到那儿一看,见他躺在炕上昏昏沉沉,嘴里一个劲地叨念着玉凤的名字。玉凤听了心疼得像刀割肠子一样难过,她痛苦地扑到桂阳的身上大声哭起来,还一劲儿地喊着他的名字。可是桂阳还是咽了最后一口气……


  人们见桂阳已经死了,就把姑娘扶回了家,劝慰她不要过分伤心,保重身体。有的好心人劝说:“一家女、百家求,你们俩天生不是夫妻呀,好在没有结婚,不然就更苦了你了。”


  玉凤像什么也没听见,沉默不语……


  当天夜里,玉凤还是摸着黑儿,绣着那件没有绣完的东西。她绣啊绣啊,整整绣了一夜。那可真是血一把泪一把的呀。


  第二天,太阳出来时,玉凤终于把那件东西绣成了。


  乡亲们要给桂阳送葬了,先是在离村不远的地方选好了墓地。接着,又让人去给玉凤送信儿。


  玉凤听说人要埋葬了,就带着那件绣好的东西去了墓地。


  玉凤究竟绣的是件啥东西呢?连家里人也不知道。


  当初,她想绣一个最心爱的图案方巾送给桂阳作为订婚的信物。因为没有钱到外地去买丝绒彩线,她就用了家常白线刺绣,打算绣完后再染上喜欢的颜色。可是,谁知没等绣巾完工,人就死了。现在这姑娘要把这素色的绣巾送给她心上人,作一个永别的留念。


  玉凤悲哀地来到墓地前,看着那死去的心上人。桂阳虽然死了,可是不知为什么,他脸上还微笑着,和从前一样,厚道可爱。


  玉凤把素色方巾蒙在了桂阳的脸上,这时乡亲们凑近前一看,方巾上绣的原来是一幅“丹凤朝阳”图。虽说没有颜色,但是看上去却是精美得很。


  再说玉凤跪在墓前,哭得死去活来,两只手抓心挠肝地说:“我和你生不能结下姻缘,可是死也要做一对鸳鸯鬼!”说着她就要撞头自尽在墓前,多亏乡亲们七手八脚地拽住了她。正在这时,大伙发现了一个奇迹:


  那幅蒙在桂阳脸上的绣巾渐渐地活起来:白色凤凰变得五颜六色,金光灿灿;白色的太阳也变得鲜红夺目。大伙全都惊呆了,玉凤也感到非常奇怪,这明明是一块白色的绣巾,怎么蒙在他脸上就……正当大伙惊奇时,绣巾突然不见了,出现了一只五光十色的凤凰鸟,站在了桂阳的胸脯上。


  那颗太阳变成了一个彤红的小圆球,在桂阳的嘴上半含着。只见凤凰用那尖尖的嘴衔起了小红球塞进了桂阳的嘴里,随后飞上天空不见了。


  不一会儿,桂阳就渐渐地苏醒了,他睁开眼惊奇地看着玉凤和大家,自己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玉凤和大家又惊又喜,急忙把桂阳扶出了墓坑,大家伙儿前呼后拥把他俩送回了家。


  第二天,丧事变成了喜事,俩人成了亲。


  事后,人们纷纷议论,因为玉凤的一片诚心感动了天神,她绣的凤凰才变成了只神鸟;绣的太阳化作了一颗仙丹,救活了桂阳,成全了他们的婚姻,这真是天作良缘啊。


  从此,“丹凤朝阳”绣巾图的故事,就成了梨树人们的世代佳话了。外地人就给这个屯起名叫“凤凰屯”。可是后来叫白了音,叫成了“奉化屯”。


  (文竹 梨树县人。本文据相关资料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