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绑架了中国万万亿亿的人,不仅是身体,还有精神和心灵。 而我们最大问题在于:房子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01 我有一个客户,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开发了一座楼盘。 半个月前,我随他们去了一趟柬埔寨金边,主要目的就是考察当地市场,顺便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在我印象中,柬埔寨似乎永久依旧停留在《英雄本色》那个时代: 机场里,满是身着黄加灰色制服的腹黑海关;街道上,充斥着低矮破的房子、黝黑瘦的人群、荷枪实弹的军人;餐馆里,时刻都会引爆一场场分赃不均的黑帮世纪枪战。 但下了飞机,我却发现,仿佛掉进了国内三线小城市。 同行的客户说:“柬埔寨没有中产阶级,因为这里99%是穷人,1%是富人。” 我不解:“那这房子卖个谁?” 他说:“90%是中国人,10%是本地人。” 尘土飞扬的大街上,满目皆是摩托车和嘟嘟车,不时也会看到像劳斯莱斯、法拉利等这样的顶级豪车,但像奔弛、宝马、奥迪这样的车,倒并不多见。 可见,所言不虚。
02 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曾说过: 「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在中国,买房已然成为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 其中,最热衷买房的群体,当属中国中产阶级。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手里不攥个三两套房,都不好意思自称中产。 所以,大多数中产倾其一生,只为买房而活。 他们不是在买改善房,就是给孩子买学区房。 他们买完一线买二线买国外,在买买买的过程中,身上背负着如同枷锁般沉重的贷款压力,开始逐渐失去了生活的想象力。 03 在柬埔寨逗留两天,我发现几个有趣现象。 1. 比起国民「人人无房自危」的焦虑感,柬埔寨人则心宽似大海。我们宾馆门口的看门保安,全副身家就只一辆架子车,白天售卖咖啡甜品,晚上用来睡觉; 2. 在人均收入不足200美金的柬埔寨,物价却高得出奇,人们生活如谜,路边小摊点上一碗面就要3美金,一顿午饭高达12美金,物价远甩北上广几条街; 3. 比起国内城市的冷漠与自私,这里是一个安贫乐道、欲望值极低的社会,人们贫穷而友好,互以双手合掌或微笑为寒暄方式,空气里弥漫着几分人情味; 4. 政府不干预楼市,大批港澳台大陆的掘金客,不断哄抬地价。5年地价翻了10倍,房价每年升值10%,现已达1000元~3000美金/㎡,据说还要涨; 5. 柬埔寨人当前不受「结婚必买房」的信条奴役,当地房产90%依靠中国(港澳台)投资客拉动,剩余10%为本地生意人或毒贩购买,造成不少烂尾楼。 ▲柬埔寨某楼盘广告实摄 柬埔寨之行,给我三大感触—— 1.我们「安居乐业」的传统观念,只适用于己。 没有房子,柬埔寨人照样也可以生活得很幸福、很满足。我们感到好奇,我们感到困惑,只因我们缺乏想象力; 2.我们中国人自古身处「全民焦虑时代」。 几十个世纪的连年战患、流离失所、缺衣短食的生活洗礼,让我们骨子里流淌着全民焦虑感。 因而,房价一旦稍有上扬,便拼了命地全民买房、囤房。反观柬埔寨,地价、房价几乎被我们华人炒成了「北上广」,但信奉佛教的柬埔寨人依旧没有跟风买房,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3.建议去柬埔寨旅游,洗涤内心千疮百孔的欲望。 但,绝不建议去柬埔寨投资或买房!!! 目前来看,在这场华人与柬埔寨人的房地产博弈当中,柬埔寨人没有接盘,更没有举债买房,甚至花掉祖辈三代基业买房。 这批最先投资柬埔寨的炒房同胞,可能会血本无归,也可能会迎来一丝曙光,比如你,去帮他们接盘。 ▲柬埔寨市中心实摄 04 「所谓的信仰,它能让一个人变得完全受自己的梦想奴役。」 正如柬埔寨人与我们华人,虽然两个民族各受梦想奴役,但因为信仰不同,所以幸福程度大不相同。 我有一个中产阶级好朋友,手上分别有三套房——1套40㎡公寓、1套102㎡刚需三房、1套160㎡的改善型四房。 虽然他的人生很苦,但苦中作乐,乐在其中。 苦,倒不是他缺衣短食之苦,而是深受精神折磨之苦。 比如,身边谁谁谁暴富了,谁谁谁又创业成功了,谁谁谁又换房换车了等等,都会牵动他的神经,扰乱他的生活秩序。 我问他,那你为什么不卖掉一套房子去创业?或者换一辆豪车?你有足够的实力去做这一切,说不定也能够成功。 他支支吾吾开始为自己各种辩解,什么这套是用来防患将来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这套是学区房,这套是留给孩子将来结婚用的等等,反正在他眼里,房子就像是传家宝,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妄动。 05 柬埔寨没有中产阶级,所以90%的房子卖给了华人。 据说,中国中产阶级目前有三四亿人,到2020年中产阶级将高达七亿人,多么壮观的一组数字。 可以想象,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依旧会欣欣向荣。 因为大量为国接盘的新中产阶级在不断产生,形成一个「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循环圈。 只要这个循环圈一天在流动,你的房子就不会一文不值。所以,手握数套房的中产阶级们其实远不必恐慌。 著名社会学家马林诺斯基,在澳大利亚流浪的时候,写过一本书叫《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书里提出一个人类学概念:「库拉圈」。 库拉圈是个什么鸟屎? 库拉圈的核心是臂镯和项圈的交换,它是一个大范围的、具有跨部落性质的交换形式,适用于居住在一个封闭的循环圈。 在这个循环圈里,有两种且只有这两种物品在不断地相向流动,比如项圈和臂镯。 将这一概念用来形容当今中国房地产,实在是太恰当不过了。 如果将各类房子看作是项圈和臂镯的话,那么,只需判断你所居住的片区或城市房产流动性的高低,便可决定买还是卖。 最后,国人呀,虽然房子限制了你们的想象力。 但是,和平年代,你们既然不必上阵杀敌报效国家,那就继续在不恰当的国家买房吧,你们都是接盘的大英雄,历史终将不会忘记你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