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龙庙:修复中的经典!

 砂璜 2018-01-31


2017.03.05 

九龙庙位于偃师市城区东山化镇石家庄村南约500米处,临伊洛河而建,创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当地船工为纪念治水能手黄守才,祈福船运平安而修建的。每年正月十五有传统庙会,流传有船工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守才一生中的主要事迹,就是治水济民。他治水的功绩在洛阳、偃师的志书上,均有记载。人们称赞他“功并神禹”、“活河神”。在他谢世74年之后,康熙皇帝封他为“灵佑襄济王”,并祀“金龙四大王”。之后,历代清帝都给他追加封号,竟达12个之多!

文物修复专家在认真对大殿进行维护!

大殿与卷棚汇接处集水石槽构造修复中!

偏殿,精益求精!

修复中的钟楼!

钟楼,重现雄姿!

鼓楼,在文物专家手中恢复昔日威严!

鼓楼门联,重现天日!





原来的九龙庙建筑!

九龙庙坐北向南,占地3400平方米。现保存下来的建筑,从南而北有钟鼓楼、偏殿、正殿、后殿和耳房。据当地群众回忆,原九龙庙还有山门和戏楼,庙内正殿前有旗杆高耸,殿内有斋堂、客堂和寝堂等杂务房,惜均不存。

钟楼、鼓楼分别矗立于庙宇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呈四角形、双层,砖木结构,歇山飞檐,青瓦覆盖,六脊六吻兽,内部四梁三檩。钟楼下层门楣题有“钟楼洪声”四字,鼓楼有额题“鼓楼夜鸣”四字。钟楼创修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五月。

钟楼

鼓楼,年久失修,顶已坍塌!

过了钟鼓楼,便是东西对称的偏殿,硬山叠涩,五脊六吻兽,青瓦覆盖。殿前部均为4根方形石柱,石柱上皆镌对联。偏殿内部各有木柱4根,大梁、二梁、小横梁各4根,檩条24根。梁檩均有彩绘。东偏殿为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创建;西偏殿为同治十二年三月创建。

2015年修复后的厢房

修复前的厢房

正殿创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坐落于庙院中心平台上,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基本呈正方形。砖木结构,歇山飞檐,青瓦覆盖,九脊六吻兽,花迹图案清晰,周围斗拱交错,四角铁马叮当,大殿内部为四柱六梁,均彩绘,四角斜梁上,饰垂花式寿桃,梁柱接榫处有雀替。脊檩上有“大清嘉庆十六年二月初三日创”字样。
大殿前边为卷棚,亦为砖木结构,上部青瓦覆盖。

威宣式遏,慈禧太后御笔

石廊柱美联

学堂的见证!

石雕


厢房柱础

砖雕


木雕


椽头精美花雕

檐花

后殿创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砖木结构,硬山叠涩,五脊六吻兽,青瓦顶,内部通柱16根,大梁4根,二梁4根,小横梁8根,檩条21根,均绘有黑色图案。后殿东西为两耳房,耳房略低于后殿,硬山叠涩,五脊六吻兽。
庙宇内关于黄守材治水故事的雕刻和画图随处可见。

雕梁画栋

伊洛河古渡对岸

放眼伊洛河水,仿佛又看到古渡口桅帆林立,人群欢动,船长调度起船,船工喊着雄浑的号子,拖动满载货物的船身,扬帆起航的画面!

往昔帆林通九州,
今日舟映伊洛秀!

九龙庙

  sun


峙邙瞻嵩玉带环,
威宣式遏帆桅远,
治水救民功千载,
古庙古渡万古传!

作于2016年11月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