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心理咨询只有50分钟 | 有些人不会一直都在

 玖玖家政 2018-01-31

 

目前国内心理咨询一次时长多数是45-50分钟,这个设置一开始我也不太理解,随着咨询生涯慢慢推进,我重新又回到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同时也是很多来访者关心的话题。

 

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们上课时间为何是45分钟,而不是别的时长,为此我查阅了部分资料,比较一致的说法是:

 

人的注意力持续集中只有30-50分钟,这是被科学实证研究过的,超过了这个时间就没法全神贯注的从事一件事。

 

心理咨询消耗的精力并不比讲台上的老师少,由于是一对一,对咨询师全神贯注的要求则会更高,超了50分钟,你的精力就没法全在一个人身上,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就好像好友聊天,尽管你们在一起待了一整天,但是真正全身心用在对方的时间一定不会超过50分钟,当然一定要排除两种情况:母亲与婴儿和热恋期的情侣。

 

课间十分钟也是有道理的,无论是生理还是情绪都有个调整间歇,这样才会有效的进入下一堂课,心理咨询师可以用这个时间喝水、上卫生间、记咨询笔记,处理私事、准备迎接下一个来访。

 

对我来说十分钟远远不够,所以我会留出更多时间来记录、反思、准备,在我安排最多的咨询中,我也会至少留下30分钟间隙。

 


弗洛伊德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是对时间的界定和把控,他最初规定的50分钟30次的咨询至今扔被广泛应用。

 

我进一步做了思考,我认为在规定的时间、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次数里包含了很多人生意义,它颠覆了一个人的亲密关系模式。

 

亲密关系里,你会潜意识的以为关系是永远在的,是不受时间和距离约束的,即便是断绝了父子关系,割舍不断的血脉也不会断裂。

 

对关系里的这种思维设定会让人“挥霍时间”,我想起了一首歌曲:“来呀,放肆呀,反正有大把时间”,实际上真正挥霍的不仅是时间,还有“那个时间里的关系”。

 

你从未想过母亲会老去,直到你看到她的皱纹与白发,你从未想与你吵架的爱人会身染重病卧床不起,你也从未想到时光那么快把你怀里的宝宝变成翩翩少年,背上行囊,走向远方。

 

生命的有限性联系着死亡焦虑,但这在繁琐的日子里总被世人遗忘,你一边感叹一天怎么过得那么快,一边继续重复着平淡的日子,一边在关系里痛苦着,一边幻想着或许明天就好了。

 

时间就在这样的感叹中流逝,再也不会回来,写到这里我发现自己有些感慨,是啊,又快过年了,我越来越觉得日子不够用,不管愿不愿意,时钟总是在“滴答、滴答”走向下一刻。

 

和平年代,在身体健康时候、在生活平静日子里,你总不会想起时间,你也总会认为:有些人,一直都在。

 

正因为这样,咨询时长在内心深处给了彼此一个限定,让你知道关系有开始就有结束,让你思考自己生命里的其他人,这种限定极大的激发了一个人对生命和关系的叩问。

 

假设你知道你的生命还有30个小时,你会做些什么呢?


当你知道你和爱人在一起只有50分钟,你会做些什么呢?

 

你还会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吗,你还会低头玩手机吗,你还会吝啬你的亲吻和拥抱吗,你还会那么虚伪吗?

 

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思考,一定会有人被碰触到,心理咨询的时长限定了在一起的时间,却拓展了一个人的意识空间,至少你不愿意说一些废话、空话、假话,来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



至于50分钟是不是个硬性指标,我觉得不是。

 

很多同行约定俗成执行了这个标准,我想除了科学依据,与“集体认同”也有关,大家都在做同样一件事,遵循着同样的时间和设置,这本身就是对彼此的认同,这会抵消一个人的“孤单”感。

 

我本人执行的时间是一次60分钟,多出来的10分钟好像个“过度间隙”,开场、结束、中间不可控的部分虽然有意义,但我还是喜欢时间不那么刚刚好。


另外我这人不喜欢随大流,不太愿意和大多数人一样,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喜好。

 

无论你的时长有多久,并没行业行规,只要你和你的来访感到舒适即可,我知道有人是90分钟,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称自己是5分钟。


当然世界上只有一个拉康,也只有一个你。



如果从一个人潜意识出发,其实你们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只有50分钟,在我的价值观里,时间只是个刻度,钟表也只是工具。

 

人们用钟表、日历、节日来记录时间,只是个物理因素,每个人内心还有一个“自己的时间表”。

 

很多来访痛苦的原因是停留在了某个时间,没有出来,尽管他现在的物理年龄是40岁,而心理年龄或许只有4岁。

 

因为4岁那年发生了他时间表里重大事件,他没法走出那件事带给他的体验,甚至会用一生来探索那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弗洛伊德给出了一个词来解释这个现象:“固着”。

 

从这个角度谈,当你和来访者达成了咨询协议,你们潜意识就已经开始了对话。


特别是当你们约定了咨询时间,这个事件在内心已悄然发生,见面的那50分钟只不过用语言把它描述了出来。

 

还有个有意思的发现,不管你们一次交谈的时间有多长,最关键的内容往往出现在最后时刻,不管你们谈话是50分钟还是150分钟,最有意义的发生往往出现在最后5-10分钟。

 

我忘了这个观点是在哪里看到的,也不知道有没有实证研究,但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大部分的来访在最后时刻表现的“不太一样”,我思索的结果是和“分离”相关。

 

分离体验是每个人成长中必须要面对的,最后结束咨询时刻,不管双方谁先提出来,或者谁也不说,不可阻挡的是:分离正在发生



应对分离每个人的表现各不同,这与本人的“依恋模式”相关,在我的来访中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有人最后时刻突然爆出了个重大秘密、有人连续不停地说话我根本插不上话来停止、有人莫名哭泣、有人去厕所让我等、有人不停问问题、有人突然很气愤……

 

当然,更多的人表示理解,虽然不舍但还是可以耐受分别,有人立刻约了下次咨询的时间,还有次,有人拿出很多钱,让我继续陪她谈下去。

 

我游戏室的孩子们更是花样百出,当我告诉孩子我们还能玩5分钟的时候,他们的表现真是让我啼笑皆非:

 

会有孩子死死抱住我的腿、有孩子用东西扔我、有的大哭、有的在地上打滚、有的让我给他穿鞋、有的把妈妈叫进来一起玩,还有次一个男孩用玩具手铐把我和他的手铐在了一起,钥匙被另一只手死死攥住……

 

以上就是我工作室的成人和孩子的部分表现,相信作为同行们也会有更多体验,但无论是哪一种模式,你都要谨慎对待。

 

此刻,并不是结束那么简单,你的任何处理方式都会被内化。


让他们体验到分离时彼此的态度,无论这里面是依赖、控制、无力、愤怒、羞愧、内疚还是被抛弃的恐惧、对距离的敏感,都会对他产生影响。

 

我的做法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会“温暖的坚持”,而不是生硬的中断,我也会把这样的发生,在下一次或者合适时候提出来讨论,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对待“分离”的主观性。

 

至于严重分离焦虑的孩子,我会把这个当做一个阶段的重点,通过模拟和沙盘游戏进行处理和消化,而不是轻易的抛开不管。

 

这里重点考虑的是自己的情感部分,比如你会主动约来访、会主动延长时间、会想提前终止咨询、会有莫名的恐慌和不适,此时你要反思自己的情结,是否在你的经历中有未修通的部分。

 


本来没想到这个话题写下去有那么多想说的,看来时间问题的确会引发诸多思考。

 

还有很多关于这50分钟牵扯到时间的问题,比如:经常迟到、爽约、频频看表、来访要求提前结束、故意不看表等等。

 

这些问题如果偶尔出现一次两次,都是正常的,现实生活毕竟有很多不可控的部分,社会功能再好的来访和咨询师都会面临现实选择,因此,没必要非得揪着不放,若你咬定某个偶然失误不放,那一定碰触到了你的什么。

 

但若是频繁出现,或者迟到、拖延的时间太久,就需要注意了,可能是你们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也可能是来访想掩饰自己真实想法,也可能有别的原因,但无论如何,都需要呈现出来被双方探讨,而非轻易地滑过去。

 

事实上,咨询师有效的控制时间的开始和结束本身,就是很吸引来访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于依赖型人格、边界不清晰的人都有不一样的体验,时间如何遵守和如何限定,体现了咨询师本人的人格特质,不能小看一个简单的分离。

 

还需要注意一点,许多咨询师不敢看表,或者偷偷地看表,有很多担忧,其实原来我也这样,我总是不经意的瞄一眼挂在咨询室的钟表,好像被对方发现,以为我的心思没在他身上,以为我不愿意和他谈,担心对方的自尊受损,也担心自己在来访心中的形象被破坏。

 

后来我知道一切的担心都是自己的原因,现在我会很大方的看表,在网络咨询中也会这样,有时我也会提醒来访我要这样做,我会说:“我要看看我们聊了多久了”,如此的行为并没让我所担忧的出现,相反,坦诚的态度会让我们靠的更近。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观点,让我们在时间这个节点相互碰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