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乐曲有看点,也有点疑问。 其一,为何是新野蜂飞舞?新在何处? 其二,为什么叫环保胡琴? 先说其二。大家一定注意到并且纳闷,怎么香港中乐团用的胡琴是那个模样,没有蛇皮,不知被什么东西取代了。 哦,原来如此!胡琴琴筒不用蛇皮,粘接的是一块叫PETT的聚脂薄膜,这种薄膜也能用?听听便知道了。 为什么不用蟒蛇皮要用聚脂薄膜呢?据该乐团艺术总监阎惠昌介绍,他们乐团海外演出时,过海关常遇蟒皮制品受阻的窘境,理由是蟒蛇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所以,他们利用可再生的环保薄膜取代蟒皮,其胡琴就被称为环保胡琴。 制造二胡要宰杀大量的蟒蛇(4米长的蟒蛇皮只够蒙12把二胡),的确不利于野生动物保护,寻找代用品自然就成了一个发展的趋势。 再说其一。用环保胡琴来演奏,这本身就是个亮点,一定程度上给乐曲赋予了新意,当然《新野蜂飞舞》中的“新”,主要还是糅合了新的内容。 什么新的内容?《新野蜂飞舞》除了柯萨科夫《野蜂飞舞》本身的旋律外,还加入了陈耀星二胡《新赛马》的旋律。 这绝不是生拼硬凑。中外两首乐曲的旋律具有相似性,十六分音符半音阶,速度与风格也很类似,加上编曲者黄学扬巧妙与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两首乐曲达到了有机的高度融合,具有中西跨界音乐的鲜明特征。 演奏这首六重奏《新野蜂飞舞》的演奏者均来自香港中乐团,他们是:周翊(高胡)、张重雪(二胡)、黄乐婷(二胡)、韩婧娜(中胡)、董晓露(革胡)、齐洪玮(低音革胡)。 |
|
来自: WenLongTSG > 《演奏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