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春节有很多的习俗,讲究,例如家里有亲人逝世了,需服丧三年,且三年内不能贴春联,挂红灯笼,放鞭炮。但是,各地也有各地的习俗,有些是一年之内不能贴,有的是三年,有些地方也会贴,只是不会是大红色的。 春节不贴春联,放鞭炮,挂红灯笼,其实没什么的,但是在我们农村一直延续着,这是后人表达了对逝世亲人的一种思念和尊敬。 那为什么从古至今都有这个亲人逝世,三年不贴春联的习俗呢?主要有这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这个给我们国家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我们国家一直主张“百事孝为先”,中华儿女最注重的就是孝道,所以当年家里要有亲人去世,过年不贴春联,不穿新衣服,必须守丧三年。 第二,春节,每家每户都挂着红灯笼,贴春联,放鞭炮来迎接新的一年,且代表喜庆,吉祥。若家里亲人去世了,即使是过年,外面一片欢声笑语,但对于自己好像也没什么意思,再说春联是红色的,与白事守孝相冲突,所以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自然不能贴春联,放鞭炮等等。 第三,在古代,有居丧制度,这个是后人们在亲人去世后一段时间内,在生活各方面的节制,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传统习俗认为,婴儿出生后三天离不开父母的怀抱,需要父母细心呵护,所以老人去世后,也会居桑三年,以此来报答父母。 家里有亲人逝世,三年不贴春联,主要是后人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哀悼,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