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判断平台安全的方法之背景法

 碧皓 2018-01-31

前言:

上一篇写了好多废话,观众们看完之后都后悔没有准备好剩菜,剩饭,臭鸡蛋。相信聪明的观众已经在观看本篇内容之前,把投掷物准备好了。所以,为了“回报”大家辛勤的准备工作

正文:

上一篇写了关于新手入行需要想清楚的几个问题,或者说是需要了解的事情。那么,今天这篇开始,将详细阐述楼主知道的所有判别平台安全性的方法,以及背后的逻辑。可能很多方法大部分人是知道的,但是希望大家能够装作不知道一直读到最后。毕竟楼主和那些网贷名人一样,也需要大家“盲目”的爱~~~

友情提醒:1. 本次内容依然偏浅偏科普,大神可自动绕行~~

 2. 文中部分观点可能引起不适,请未满18岁的小朋友在父母的陪同下观看。

1. 看背景

对应的逻辑:平台背景 ≈ 平台的违约跑路成本

这是目前最普遍最常用的平台判别方法。也是平台安全与否中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看重这个因素,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认为民营平台的安全性趋近为零了。民营平台的问题我们后面再说。楼主按照平台背景能够起到的作用大小做了一个排序图,供大家参考。

【新手必看】我的参考年化30%之路——判断平台安全的方法之背景法~

越靠近鱼头的背景越安全,越靠近鱼尾相对来说越不安全。在此容我一一赘述一下这么排序的原因。以看背景为出发点的平台判别方法,对应的逻辑就是该平台背景的给平台带来的违约跑路成本到底能高到什么程度。这里说的是违约跑路成本,并不是背书作用。背书作用这件事本身是虚的,但是P2P的风险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们避虚就实,看看平台的干爹们都能给他们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安全保障。

第一梯队:

具有超级背景的民营平台   所谓的超级背景是指这家平台的干爹大到一旦倒闭,将可能影响整个国家的金融秩序。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比如平安,这家公司严格意义上讲确实是民营的,但是它真的大到了国家不能让他倒。而且话说回来,此民营非彼民营,保险牌照银行牌照那可不是一般公司能拿到的,具体这中间的历史就不用扒了。在我的眼里,平安这种公司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商业层面了。

再举个例子,像蚂蚁金服之前传出要在A股上市,银监会顿时背后一凉,这个公司体量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如果上市可能会影响到整个A股市场的流动性。当然了,这里只是用蚂蚁金服举个栗子,并不是说它有P2P的业务了,恒大同理,万达也是一样。只要这种巨无霸公司白纸黑字的承诺兜底,那么选择相信就好了。真出事了,那就不是简单的平台出事,肯定是这个国家出了什么问题,那种情况普通老百姓肯定都活的不好了,所以不必纠结其他的问题了。什么风控啊,资产端啊,我认为根本就没必要看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陆金所这种平台肯定是要店大欺客的。如果没有100万本金,我应该是不会考虑投这种平台的吧。

银行控股,上市公司

这里面典型的代表是国开行的开鑫贷,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平台也是这种情况,我就只知道这么一个,上市公司就是宜人贷了。开鑫贷要是出事,国开行肯定是要兜底的。那国开行有没有可能倒,这也是有可能的。不过别怕银行倒了,国家也是肯定要兜底的。别说中国,就是美国的银行倒了也是一样的,美国有完善的银行破产保险流程,再不济国家也会出手的。老百姓钱没了,那可是要跟你玩命的,这是关乎到整个政权的稳定的大事,轻易不会出事的。

宜人贷能在美国上市,这个是最好的证明。纳斯达克上市含金量和国内一些平台借壳上市那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上市公司有着相当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的,一旦出现风吹草动,这种公司的风险要比其它公司暴露的更彻底。好消息同理——宜人贷上市之后就跌破发行价,但发完年报之后股价就迅速回升是最好的证明。上市公司的造假风险是非常高的,宜人贷披露的内容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其真实性的。但是宜人贷相比陆金所,或者是跟开鑫贷比我个人觉得弱一点的就是宜人贷毕竟是一桩买卖。买卖这个东西的风险显然跟政权比那要大那么一丢丢吧。诺基亚这种巨头都能倒,宜人贷也可能出现经营不善的那一天的。

如果用百分比来表述这几家平台的安全性,我觉得陆金所安全性是99.99%(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所以没用100%),开鑫贷99.90%,宜人贷99%

第二梯队:

上市公司和国资控股平台

当然了,第一梯度虽然安全,但是那参考利率就“啧啧啧”了。比他们参考利率稍微高一点,又很安全的平台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市公司控股和国资控股平台了。具备这俩种背景的平台在数量上比较有限,安全性要比一般平台高的多。之所以把他们放在了第二梯队,主要原因是考虑其动机。楼主认为P2P本质上说这是一桩买卖,有的人觉得我干这个买卖能挣钱,然后我就干了,有的人觉得我干这个买卖其实不能挣钱,但是干完之后能让我活着,那我也能干。

第一梯队的我认为属于第一种,第二梯队是属于第二种的。

上市公司本身会有自己的业务,而且原来应该做的还不错,要不也不能上市。但是随着经济下行,上市公司的日子显然也没多好过。之前关于A315家公司年净利不到1500万,不够买深圳一套房报道大家应该都看过,这说明大家都遇到了困难。

所以很多上市公司就想到了P2P,其切入这个行业之后可能能够达成以下几个目的:

1. 二级市场上股价飙升(有很多搞P2P的上市公司已经证明过了),这意味着该公司可能在一级市场上能更容易融到钱,这非常重要。

2. 通过P2P平台进行自融

3. 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方向,为未来转型做准备。

国资和上市公司其实道理一样,切入到这个行业的,我认为看重P2P前景的少,实实在在真缺钱的多。P2P公司是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现金流问题的。从动机上来看,他们各怀心腹事,属于动机不纯,这是把他们放到第二梯队的原因。从平台违约成本来看,上市公司和国资经营不善的可能性有,但是因为经营不善就违约的概率很低。他们如果因为P2P业务的原因导致其倒闭,这对整个社会造成的舆论影响是非常坏的。这种后果会倒逼企业本身非常谨慎的对待这件事情,控制好自己的成本。

综上所述,具备上市公司控股和国资控股的平台,还是很安全的。在谨慎一点呢就是去看看背后谁控的股,去查一下控股公司的经营情况。上市公司可以去看他的财报。国资你可以问问当地的“朝阳群众”对该国资的评价,还是具备一定参考性的。

数轮大机构风投进入的平台

这种平台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大了,要论知名度那绝对的第一梯队。从舆论上来讲,像微贷网人人贷这类平台也很难想象他们倒闭会给整个行业会带来什么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但是从商业上来讲,风投进入这充其量是个买卖,买卖就有成功有失败。多轮融资只能提高它成功的概率,并不能彻底规避它失败的风险。这也是把他们放到了第二梯队的原因。一般情况,已经到融资到C轮的公司就很难倒了。

楼主认为,具备以上背景的平台,一起构建了目前网贷界的安全边界。楼主认为,目前网贷的安全参考利率≈10%

这几种背景的平台,投资人光看干爹就足够清楚平台的安全程度了。至于平台的业务啊,平台的信息透明度啊,是不是自融啊,有没有银行托管啊,是拆期限还是拆金额啊等等其实都不重要。这些背景的平台是没有任何诈骗嫌疑和动机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会出现道德风险。如果总结所有目前出事的平台,我们会发现,道德风险是这个行业最大的风险。

至于经营风险肯定会有,那么假设具备以上背景的平台出现了经营风险,我们设想一下他们会采取什么补救措施。

【新手必看】我的参考年化30%之路——判断平台安全的方法之背景法~

以上内容纯属胡诌八扯。楼主只是想通过这个图来说明,上文中提到的类型平台出事之前肯定是有人会做挽救措施的。

其他背景的平台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