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樱桃产业的发展表面上波澜不惊,但在很多地区却突飞猛进。尤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西南地区都呈现出大发展势头。国产樱桃又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春天了吗? 1、我国樱桃种植面积10年间翻了近5倍 2005年有关机构估算全国大樱桃栽培面积为60~70万亩,主要分布在以山东、辽宁为主的渤海湾地区。其他如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北京以及云贵川等地区也有少量栽培.。 而2015年的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樱桃种植面积已到250~300万亩,产量近80万吨,已超过土耳其、伊朗、美国等成为世界第一大生产国。10年翻了近5倍之多。扩展速度惊人。新增面积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西南地区和东部地区的老苹果园改建。 2、我国年樱桃进口量已达10万吨,且每年以1万吨的速率增长 从2014年起,中国已超过俄若斯成为世界第一大樱桃进口国,2007年进口总量只有1万吨左右,2017年进口总量达10万吨,几乎每年以1万吨的增速增加。进口国家已达10多个国家,不但有反季节进口,现在与国产樱桃同季上市的进口国逐年增加。 3、樱桃苗木出现多年不见的供不应求局面 近年来,由于苹果产业调整加剧,苹果销售不畅、产地收购价低迷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几年,导致2016年的苹果苗木市场业出现滞销局面。但是2016年的樱桃苗木出现多年不见的旺销局面,不但价格高企,数量也供不应求,有的樱桃新品种的苗木则被炒到100元一株的天价。 国产樱桃迎来又一个大发展的时机吗?笔者认为情况远非如此乐观,主要原因有一下3个: 1) 从栽培技术看,樱桃不抗旱不耐涝,对抗自然的能力较弱,春季有春霜冻,成熟期有裂果等诸多风险,一般财力较弱的种植户基本还是靠天吃饭,而我国樱桃种植户基本以小散户为主,管理粗放,果品质量普遍不高。 2)从产后处理与冷链看,我国的樱桃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产后处理技术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技术非常成熟,已经形成一个技术体系,可以保证樱桃采收后有近2个月的保质期,所以美国、智利的樱桃经过20多天的海运达到中国后仍然新鲜可口,美味如初。但中国这方面尚无产业上的发展,即便有的公司购置了水冷与分选设备,由于对产后技术细节不甚了了,即便用了水冷和分选,其他措施如冷链运输不配套,成效也不大。而常温状态下,樱桃果实的货架前也就5-7天。 3)从消费市场看,为了平衡进出口,国家已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口樱桃至中国,由于进口货质量普遍较高,占据了国内中高端市场份额,国产樱桃大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聚集,市场容量多大并不清楚。 在这种现实情形下,若无节制发展樱桃种植,上市期相对集中,又没有成熟的采后处理体系,势必导致价格下跌、产品积压甚至烂掉,造成损失。今年有些地方的樱桃价格只有1-2元一斤的。樱桃与苹果不同,苹果可长期储存,季产年销。樱桃则必须在货架期内销出去。如果不正视这种风险,灾难将在几年后的前方等着大家。 当然,国产樱桃也非全无机会,从近些年的市场看,只要品质过硬,好吃好看,国产樱桃在本土市场应该有地利优势,只是这些优势的发挥需要时间,希望就在:有实力、有财力的公司或个人,搞规模化种植,完善水肥等生产条件,最好搞保护地栽培,以生产优质果为目标,把果园当企业来做,做好品牌宣传,最终会打败进口果,那时就是国产樱桃腾飞世界的时刻。 gsqz168 果树圈子:传播先进理念与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