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装配式建筑从“结构装配”向“整体装配”转型升级

 fjlhl 2018-01-31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相关单位和企业参与装配式的热情日渐高涨,行业规模也在逐年提升。但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不同于传统的现浇建筑,对业主、设计单位、生产工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的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BIM技术的推广与实践,建筑业的信息化需求与应用水平呈现了现象级增长,学习借鉴了制造业的经验。装配式建筑自身具有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的特点,信息化技术已然成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2016年住建部发布了《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发展纲要》,提出建筑业要大力发展BIM、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移动技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力。装配式技术研发与信息化应用的深度融合将形成装配式行业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撑。


在此背景下,装配式建筑领域发展出了“PSC集成建筑”。集成建筑融合了预制钢结构和预制混凝土,包含PEC剪力墙结构、钢筋桁架PC叠合楼板、单元式金属幕墙和PC幕墙、装配式内装等产品与技术。围绕“PSC”专属技术,目前已取得多项专利,并且完成多项试点工程应用。


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毅认为,PSC集成建筑的技术创新,实现了从“单一的钢结构技术”向“建筑结构、楼面、外墙、内装设备等全系统”的技术跨越,并克服了钢结构向住宅建筑应用的技术瓶颈。通过技术的创新,实现了从“钢结构的专业承包”向施工总承包的业务模式的升级,开启了全新的市场。



浙江省作为全国的建筑大省,发挥钢结构产业的集聚优势,正大力推进由传统建筑向装配式建筑的全面转型升级。


据浙江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协会会长赵宇宏介绍,PSC集成建筑产品体系发挥了钢结构与混凝土的组合优势,实现了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同时提升了建筑的舒适性能,并实现了装配式建筑从“结构的装配式”向“建筑的整体装配式”技术升级,从“产品与技术的研发”到“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到“装配式建筑建造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打造完善的装配式建筑产业能力,具有较高的行业前瞻性与示范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