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废墟上的书生意气

 123xyz123 2018-01-31
他是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他是夺权篡位的叛逆奸臣。

他是万众归心的英明领袖;他是千夫所指的祸国公贼。

他是精通学术的社会精英;他是迂腐固执的小人儒者。

他是怀揣着维新改制伟大抱负的理想主义者;

他是背负着因循守旧千载骂名的实践低能儿。

他是穿越时空的社会主义改革家,还是一味复古的传统制度维护者?

他拥有无数面孔,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争议的政治家——王莽。

遍观浩瀚史册,由外戚出身却以儒者自居,身为权臣却以德行闻名,位极人臣而成为皇帝,最终理想破灭而功败身死的,唯有王莽一人而已。

这样复杂交错的身份和性格也决定了王莽一生的不同寻常。

王莽出生在是西汉最强大的外戚家族。王氏一门出了一位皇后、九位列侯,权势滔天,炙手可热。按理说这样的家庭出生的孩子应该从小锦衣玉食、声色犬马的,事实上绝大部分王氏子弟都是这样,唯独王莽是一个例外。

王莽的父亲王曼很早就去世了,早到那时候王氏还没显贵。因为这,他不但错过了封侯的机会,还让王莽从小就失去了父亲的呵护。雪上加霜的是,王莽的兄长和父亲一样早逝,留下了守寡的妻子和幼小的儿子。这一家的困苦就可想而知了。父兄的去世给王莽带来巨大的痛苦,但他没有时间去悲痛,更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存活下去。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他义不容辞地担起生活的重担,支撑起了已经支离破碎的家庭。史书没有详细地记载他是如何度过这一段艰苦的岁月,但却留下“孤贫”二字概括王莽的少年经历。

贫困和孤苦让王莽更容易接触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日子比自己更加辛酸。再看他那些叔伯、堂兄弟们,每日纸醉金迷、骄奢淫逸,仿佛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王莽感到无比的悲哀。一个志向在青年的心中生根发芽,“改变,我要改变这个社会”,他一字一句地念着。

在这世上,永远不是只要心想就能事成的。饱经世事的王莽对此了然于心,他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磨练自己的品格。平天下的志向,必须要由安社稷的能力来实现。在“独尊儒术”的文化氛围下,王莽不出意外地选择了儒家之道。从他拜陈参为师的那一天起,他就成为了一个纯粹的儒士,这个身份一直伴随到他坐上龙椅,一直伴随到他生命终结。在刻苦的学习中,王莽感受到自己的灵魂,与孔子、与周公是相通的,他几乎可以触摸到那些先贤的声音。他无时无刻不以春秋以来传统儒者的要求规范自己,这使他以谦恭守礼、勤奋简朴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年轻人竟如此出色,和他相处如沐春风,令人不由得生出敬佩来。

应该说,王莽的思想已经逐渐形成。儒家思想的浸润让王莽树立了坚定的信念,或者说是信仰,这个信仰几乎达到了偏执的地步。他之后的作为,无论是自身修养还是行政举措,都打上了这一阶段深深的烙印。

空有才情是无济于事的,在机会到来之前,王莽只能耐心地等待。终于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机会降临了。王莽的大伯、帝国的实际掌权者大司马王凤病重了。上天从来不会眷顾没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放在王莽身上简直再不能更合适。机遇到来的时候,没有人会通知你,因此要抓住它依赖于敏锐的嗅觉和准确的行动,而王莽是少数具备这两者的人。给一个弥留之际的人送去一丝温暖,得到的感激将是十倍于平常的,更何况是“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呢?借着大伯的东风,王莽终于踏入仕途,青云直上,正当此时。

政治是肮脏的,在政坛里摸爬滚打,想要不沾得一点污淖是极难。成帝在位期间,政治腐败国家积弊,远的不说,王莽的几个叔叔就是大贪官。真正洁身自好的人屈指可数。但王莽做到了,而且做出了新高度,高到所有士人都对他怀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赞许,高到让修《汉书》的班固想批判他的虚伪,却找不出伪装的证据。作为一个道德完人,王莽不允许自己的人格有一点瑕疵,爵位益尊,节操愈谦。他在虫豸横行的朝堂上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无论是士人还是外戚,无一例外地尊敬王莽。他的外戚身份似乎被人淡化,成了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人们之所以认为这是一种包装,是因为他们真的很难相信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能用实际行动把“道德楷模”这个词阐释得如此透彻。“谎言可以暂时欺骗所有人,可以永远欺骗部分人,但是不能永远欺骗所有人。”我相信此时的王莽是纯正的,是无懈可击的,即便他后来篡位称帝,即便他犯下了无数错误,但并不影响他个人品格的纯净。他克己奉公,长年累月专心政事兴利除弊;他谦恭孝悌,对待哥哥的遗子视如己出,侍奉母亲无微不至;他礼节周备,每逢假期就去拜访侄子的老师同学;他慷慨好施,散尽车马衣物用来赈济贫困。他的节俭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不仅家无余财,妻子连像样的裙子都没有以至于被客人当做是奴仆。但这不同于道光帝吝啬鬼式的抠门,王莽把所有的收入都用在了招揽贤才,款待名士,甚至补贴公用上了。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受到称赞呢?这样的人怎么能不令人景仰呢?这不仅仅是王莽的严格自律,它还带来了潜藏的收益,或者可以称为政治投资。在王莽谦恭下士的这些时间里,他笼络人心,拥有了自己的政治势力,而能够独立于王太后。借助别人的权威,一旦靠山倒塌则会面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窘境,而王莽深谙此道,只有自己有了稳固的根基,才能傲立于朝堂之上,进退自如。道德文章之下,也掩藏了他的政治野心。

王莽一帆风顺地走下去,凭借外戚和品格的双重优势,他在政坛上如鱼得水,步步高升。三十八岁的时候,王莽击败了佞臣淳于长,成功登上了大司马的宝座。淳于长野心不死,派人贿赂红阳侯王立的儿子王融,希望他劝说父亲能帮助自己。不想受贿事情败露,王立为了自保,竟然逼儿子王融自杀灭口。这下打草惊蛇,成帝命人严肃调查,淳于长及其党羽彻底被抹去。王莽对王立的愚蠢行为十分反感,心里不再当他是叔叔。朝堂上的胜利并不会影响社会,政治的腐败、混乱仍然没有改变,百姓依旧活在水深火热中。但操控天下的权柄已经握在了他的手里,实现理想近在咫尺了。命运往往不会在你一帆风顺的时候为你保驾护航,你永远需要准备着前方可能遭遇的惊涛骇浪或者浅海暗礁。正当王莽着手筹备自己的改革大业时,一个噩耗传来——成帝驾崩了。父死子继,理论上新登基的小皇帝更不会束缚王莽的执政举措,然而问题出在成帝没有儿子。所以成帝早先将侄子定陶王刘欣立为太子。继位的汉哀帝和王氏家族不但没有亲缘关系,而且还有矛盾——他的父亲曾经一度有望继承皇位,但在太子之争中败给了王氏支持的成帝。成帝的病逝意味着王氏外戚家族的权力根基已经轰然崩塌,而他们又必须面对来势汹汹的哀帝培植的新外戚,一旦一着不慎就很有可能万劫不复。硬拼是没有胜算的,坐以待毙也不是办法,综合考量下来,王莽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他请求辞官就国,远离朝堂。这招明哲保身很见成效,此刻长安正经历着一场血雨腥风的换牌,而在封地新野,王莽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清茶淡酒,田园风光,此足以羡煞无数隐者名士。但王莽是一个儒士,他不是甘曳尾于涂中的道者,一个儒士的终极目标就是入世,就是改变。对待理想,王莽有着孔子一样的执着坚定。他的归隐只是等待,独善其身的人生不是王莽所期盼的,那太淡了,王莽所追求的是拼搏和奋斗,是为了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而不顾一切,这才是真的儒者,这样生命才算浓重。

王莽认真地塑造自己的圣人形象,负面的影响就是忽视了对子女的关怀。他从小没有父亲,缺失父爱,又受到环境的影响,不知道如何去做好一个父亲。繁忙的政务拉开了父子之间的距离,缺乏思想的交流则彻底将他们隔在两个世界。他的子女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从小失去了父爱。

在三年漫长的等待里,王莽第一次遇到了亲情和理想的冲突。他的儿子王获杀死了私自蓄养的奴婢。王莽一向是反对蓄奴的,而他的儿子竟然在他眼皮底下养了奴婢,更甚者还杀死了她。杀人偿命,虽然在汉朝这样的行为不足以让王获致命,但在王莽眼里,杀死奴婢和杀死平民是一样的。他在日后的改革中将废除蓄奴作为第二重要的社会政策推行,可见他对此的重视。王莽辛辛苦苦为了理想拼搏奋斗这么多年,才好不容易有了今天,如果这件事情被政敌抓住了把柄,牵连到自己可谓因小失大,他绝对绝对不能容忍。在这样危机的关头,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给敌人杀死自己的机会,他不会忘记淳于长的死,他也不想步其后尘。他痛下决心——逼儿子自杀,只有让儿子抵命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政敌的攻击。他这么做,是难的,但他必须这么做,儿子不合时宜的举动将整个家族推到了危险的境地。他的死能够给王氏一族带来安全,并且也是对自己罪过的救赎。王获死了,人们纷纷称赞王莽大义灭亲,是古之圣贤,没有人知道寥寥数字的记载背后他是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亲手逼死儿子的感受,他再也不想体会了。

朝廷局势已经基本稳定,新外戚势力的领军人物傅太后和丁太后也都去世了。与此同时,由于政治的混乱,九州各地已经民怨沸腾,各地暴动此起彼伏。王莽预感到,距离自己再次出山已经不远了。事实上,哀帝也顶不住巨大的压力了,自己扶植的外戚势力没能站稳脚跟,替王莽喊冤的奏章已经堆成一摞,再不召回王莽,就是与天下作对。王莽在天下人的簇拥中走出新野,回到汉帝国的政治中心长安。不久,哀帝便在郁郁寡欢中去世。当天,王莽就在他的姑姑、太皇太后王政君的支持下,收回了失去已久的大司马印玺。年幼的平帝刘衎被推上皇位,朝政又重新回到了王氏的手中。

当务之急是扫除障碍,重新树立权威。王莽立即整肃吏治,雷厉风行地清理了大批反对派和不法官员,其中还包括他的叔叔王立。王莽量才录用,重新组建了领导班子,同时也让自己的心腹担任重要职位以保证政策的执行力。

反对的势力一浪接着一浪,很快吕氏外戚又发动反击。令他意外的是,他的长子王宇竟然也参与到了其中。这对于王莽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他又一次不得不对儿子施以处罚。他陷入无边的困扰,如果不严肃处理这件事,那么之后反对的力量会更加强大,而且因为自己儿子也卷入其中,王莽不但有外患还有内忧。事发突然,时间不允许他延缓处理。面对艰难的抉择,王莽又一次犹豫了。终于,一个政治家的冷血在王莽身上体现出来。他的野心之火熊熊燃烧,烈焰将父子之间的情感吞噬。他做出了决定,处死儿子。不仅如此,他还要将儿子的罪行公诸于世,以警示众人。王莽是一个孝子,却不是一个慈父,但他拥有常人的情感,他亲自颁布诛杀儿子的命令的时候,内心一定在滴血。白天要处理政务,应对险恶的政治斗争,只有在晚上,或许他才能抒发对儿子的悲悯。他或许会明白,当初的王立逼死儿子时的心境是怎样的了。然而他不为外人所见的泪水也自然不会由班固所记录下来,千百年来,他就这样以一个残酷的形象出现在史书中。还记得当初那个入则孝,出则悌的青年吗?王莽没有机会辩解,他这一生被太多人误解,他也不需要辩解。

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元始元年,王莽进位安汉公,就任太傅,官高盖世。

这一次,王莽真正大权在握了,再也没有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

他被认为是大汉的周公,承担起拯救危局的使命。

他的改革之梦,他的雄心壮志,几乎触手可及。

他拿着自己的游标卡尺,开始度量天下。

一场风暴正在酝酿,即将席卷大汉帝国。

王莽在就职典礼上明确了执政目标——让百姓安居乐业,紧接着一系列相关措施陆续出台了。吏治方面,王莽召集全国各地的官员进京,亲自对他们进行考察,彰善惩恶。社会福利方面,给予鳏寡孤独、老弱病残国家补贴。行政方面,削减皇室开支,衣食用度等同百姓,并号召官员出资救济贫民。法治方面,增设法规五十条,加强处罚力度。外交方面,派遣使者安抚四方,北化匈奴,东致海外,南怀黄支,西抚羌戎。交通方面,修缮从关中前往汉中的要道子午道。政治气象的焕然一新似乎给久经衰颓的汉朝带来了一丝生机。但这些都是小打小闹,无关乎国家大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小生产者破产沦为奴隶、豪强势力扩大、人民生活困苦、社会混乱等等社会问题。

在国家呈现出恢复的趋势时,王莽的野心也在剧烈地膨胀着,多年来不绝于耳的称颂让王莽对自己的才能产生了充足的自信。他变得刚愎自用,他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个循规蹈矩遵守臣子本分的周公。 “天下之大,唯能者居之。”安汉公、宰衡、假皇帝,一个又一个封号加在他的头上,象征他为大汉做出的杰出贡献,但现在的王莽觉得这一切都太繁琐了,他只需要一个称呼——皇帝。大汉已经不再受到人民的拥戴,王莽应该重新建立一个王朝,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摆脱一切束缚,任意地施行自己早已筹划在胸的政策。这个决定,影响了他余下的半生,也改变了他在史书上的注脚。当然,王莽是不会知道结局的。他本身患着理想主义的偏执病,又染上了嗜好权力的狂症。权力和理想交织在一起,为王莽的后半生奏响了纠结幽怨的悲歌。

他终究没能躲过政治的腐蚀,由一个温润谦恭的儒生蜕变成急躁专断的帝王。

汉室衰落,有一个德高望重的新皇帝也没什么不好的,更重要的是很大一批投机分子能够借此机会飞黄腾达。对于此时的王莽来说,决定皇帝是谁只是一句话的事而已。也不是一点阻力也没有,比如一向支持他的太皇太后竟然对着前来索要玉玺的使者,把玉玺狠狠摔在了地上。

王莽对着崩坏了一个角的玉玺,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他此刻的心境或许和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位丹麦王子有着些许相通之处。

不管怎样,在党羽们的一致拥护下,王莽还是接受禅让,登上了帝位。他为新诞生的王朝命名为“新”,新生、革新的新。

在危机和希望中上台的王莽,决心进行一番大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文件在王莽坐上龙椅的那一天就传达到了每个官员的案头。这次改革的中心被确立为“复礼”。震古烁今的“王莽改制”开始了。这次改革力度之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涉及范围之广,内容之深入,思想之超前,均非普通改革可比。在两千年前的汉朝,它被视为异类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熟读《六经》,相信《六经》,企图以《六经》为准则进行改制。王莽认为汉朝衰微,就是因为违背了《六经》主张的礼乐制度和大同思想。西汉末年,严重的社会危机使社会各阶层都把希望寄托在古代,因此,王莽顺应了当时复古的社会思潮和社会心理,也借托古改制以争取人心。 此时的王莽暴躁易怒、急于求成的心理逐渐占了上风,致使其改制的措施有的出于草率,有的源于其一时的心血来潮,这就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第一项,土地改革。恢复井田制,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私人不得买卖。根据家庭人口由国家重新分配土地使用权,让没有田的农民获得土地。

第二项,冻结蓄奴制。改奴婢为“私属”,赋予其人的身份,禁止买卖以此,限制奴隶范围和数目的扩大,使其最终自然消亡。

第三项,实行“五均六管”。内容包括:政府控制产品供需和物价;征收工商业所得税;首创政府贷款;盐、酒、铁专卖权和铸币权收归政府;规定国内所有自然资源均属国家所有。设置五均官负责此类事宜。

第四项,改革币制。铸造新货币错刀,一枚值五千钱;契刀,一枚值五百钱;大钱,一枚值五十钱,与五铢钱同时流通。禁止黄金流通,百姓可以用黄金交换等额的钱币。

第五项,调整中央机构和郡、县划分,依古义改官名、地名。中央设置四辅、四将、三公、九卿和六监,将国家行政事务与宫廷事务分开。

第六项,少数民族政策调整。将附属国统治者称号由“王”降为“侯”。授予匈奴单于新匈奴单于章,收回并销毁汉匈奴单于玺。称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高句丽为下句丽。

看着这些宏伟的规划,王莽的心中涌起万丈豪情。这是他毕生精力的结晶,是他长久以来的梦想,他为此付诸了无数心血,走过了无数坎坷,打败了无数敌人。这个世界早就该发生一次伟大的变革,而王莽就要成为那个人。是时候收获成果了,他将会被历史铭记——他没有想到的是是以另一种方式。

王莽迫切地想要实现他心中积聚已久的愿望,尽最大努力全速建成理想国。在政治斗争中被压抑了太久的王莽一下子获得了彻底的解放,他迫切地推行这些政策,并没有觉察到旁人完全不是和他一样热衷于变革。当他的指令没有得到及时贯彻,他就变得急躁,对官员们施加压力,用严厉的法令来强制推行。殊不知这反而会激发更大的灾难。王莽希望用自己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别人,他从高处俯瞰全局,却忽视了自己在此方面的作为对普通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至于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们,则更加难以接受。人们可以对一个道德模范歌颂赞扬,因为他可能会带来利益,而他们自己是少有愿意与道德模范同行的,如果他们愿意,那么道德模范也就不值得赞许了。单靠威压是不能把人们塑造成理想的状态的,只会引发反抗,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人们不是甘于改变身形的何首乌,而具有南瓜的抗压力量。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改革不出意外地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土地改革触及了全国地主的利益,反对者自然不计其数。百姓不接受币制改革,导致了经济崩溃。五均六管政策由于管理不利,对百姓造成更严重的剥削。官名地名一味泥古修改,造成行政和日常生活的不便。少数民族对打压政策不满而拒绝臣服,边境发生战争。

社会承受不了这样剧烈的变化,一下子陷入了混乱。王莽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这大大的出乎他的预料。烂摊子还是要收拾的,他只得竭尽力量去弥补百出的漏洞,却也是捉襟见肘。他四处派兵进攻叛乱的西羌、高句丽、句町。私自铸钱屡禁不止,他就加重刑罚。土地改革等诸多法令无法推行,他只好暂时停止这些政策。可惜局势没有转好。屋漏偏逢连夜雨,全国各地连绵不断的重大天灾给王莽本就勉力维持的体系又补了一刀。

人相食。三字足矣。

人民对王莽的期望与支持已经转化为怨恨和反抗。

王莽曾经使社会各阶层、各类身份的人都获得过实际利益,因而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但在社会财富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这样的政策完全没有物质基础,只能加速国库的枯竭和财政崩溃。这些利益还引发了得益者对王莽、对他的改革过高的期望,一旦事与愿违,这些支持者马上就会变成反对者。到那时,他们就会怀念曾经诅咒过的汉朝,怀念那时并不幸福的生活,形成所谓“人心思汉”的舆论。

宛城、东郡等地官员叛乱;槐里、五原、代郡、会稽、琅琊各地烽烟四起。一时之间,天下扰扰。在王莽的身边,也不断有人计划铲除他。王莽开始越来越不相信别人,每当外出总要先搜查城里;密奏必须越过尚书在他身边拆开。他正在经历由万众归心到众叛亲离。他的两个儿子因为犯法而被自己逼死;他的母亲去世,自己却不能服丧;他的嫂子和侄儿因为受到责备而畏惧自杀……他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这么多,牺牲了这么大,终究没有遂意。他费尽心力构筑的声望一天天在被毁灭,甚至他都成为了乱政的代名词。他有些怀念当初那个意气昂扬的新都侯了。接连不断的失败使他的性格越发暴躁,他往往对属下的失职火冒三丈,全然没有了当年的君子之姿。是啊,他现在是帝王了,帝王不能丧失权威。他不理解自己的政策都是为天下着想,何以被天下人反对?

但他没有退路。事已至此,他只能前进。他一如既往地勤政,一如既往地节俭。他巡视各地,亲自参加农业活动,希望能鼓舞人民努力耕作。他事必躬亲,处理堆积如山的政务常常通宵达旦。他重申法令,对蓄奴者征收重税,设置法规维护六管政策。他加强督查,选用能吏监管各地官员的执行。即便在这个时候,他依旧孜孜不倦地研究六经,把圣人的教诲奉为圭臬,或者祈求上天能赐予福瑞保佑大新。他企图依靠一次又一次的大赦天下来博取人民的好感,或者说“同情”。事与愿违,人民没有感激他的宽容,而是用更多的暴动来回报他。

政策落实不下去,事务繁多冗杂,官员消极怠工、弄权舞弊,军队开销日益增加,朝廷步履维艰。改革彻底失败了,唯一的影响是造成了一个比原先糟糕百倍的局势。王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走错了一步很关键的棋,直接让他和他的新朝陷入了满盘皆输的境地。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单靠军队镇压只能是杯水车薪,即便是一时平定了个别叛乱,没隔几天就春风吹又生了。绿林、赤眉更相起义,横扫州郡,官军屡屡丧师失地。国中谣言四起,朝廷内部的不稳定情绪也加剧了,更多的人选择离开王莽。甚至王莽一直以来亲信的国师刘歆也谋反被诛杀,此前不久他因为一则“刘秀当得天下”的谶语而改名为“刘秀”。刘歆的叛乱让王莽愈发心灰意冷,大臣没有了,亲人没有了,如今连朋友也没有了。他看了一眼“刘秀”的尸身,苦笑着走开。

他失去了一切,他所有的只剩下手中那块缺了一个角的传国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哭天不应,无复多言。

长安城的烈火已经燃烧了一整天,王莽孤零零地坐在浙台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一片狼藉的城市。这里曾经是天汉最辉煌的首都,再之前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咸阳。绿林的勇士们已经冲破了城门的守卫,在街道内和所剩不多的官军巷战。一幕幕的场景在王莽眼前扫过。三个月前,在昆阳,四十二万最后的精锐灰飞烟灭,精工巧制的攻城器材付之一炬,万夫莫当的勇将巨无霸战死沙场。也是在这场新王朝的末日之战中,王莽第二次听说了“刘秀”这个名字。几天前,无兵可调的王莽发动囚徒抵抗汉军,然而没有章邯的统帅,囚徒们成了牧野的商军,一触即溃,倒戈相向。自己的祖坟、宗庙在战火中被焚毁。而今天,或许……王莽不愿意再想下去,他几天没吃没睡,已经很疲乏了。

绿林军们终于围上了浙台,王莽的身边已无多可战之兵。他鼓足了气,对部下大声喊道:“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响彻天空。

商人杜吴手里提着一条绶带在街上奔跑,有人叫住了他:“这绶带的主人在哪?”很快,在挪开了死人堆顶层的几具尸体后,人们发现了一个蓬头散发、形容枯槁的老人,他无神的双眼睁得很大,已经僵硬的手里牢牢抓着一块方玉。

第二天,城门上悬挂起了一个头颅,人们纷纷认出它的归属:“这不是新都侯吗?”

王莽死了,他的躯体被剁成了泥,他的头颅则被封在了武库中,作为收藏以及教训。王莽的改革失败了,天下只好通过革命来消弭社会矛盾,他被当做是千古逆臣的榜样而受到批判。这样,王莽在肉体和精神上被双重地毁灭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改革家,他的举动完全建立在“周礼”的基础上。他一味泥古,往往因此导致不必要的问题,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但他又有自己的独创,实际上是“托古改制”,与文艺复兴颇为相似,这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却为时代所不容。可以说,王莽是中国历史上周礼的最后一位代言人。他实际代表了一派传统的不同于董仲舒以来的儒生,在他死之后,礼崩乐坏的潮流就再也无法阻挡了。他本来可以做一个学者,然而他不是后世空谈经义的腐儒,一个儒者势必要参与到政治中去的,大多数正直的儒者也因而在肮脏的政治斗争中失败了死去了。他又有着非凡的政治斗争能力,成功地击败了所有政敌,从而为自己赢得一次在历史舞台上当主角的机会。他眼光独到,气概拔群,却不具备足够的政治能力,不能很好地管理国家。他的改革虽然极为超前,但完全忽视社会现实且过于激进,阻力非常大并没有可操作性,最终导致了政权的崩塌。他空有一腔的抱负,却表演得极为拙劣,所凭借的只是一股书生意气。所以说,积周八百年之礼义,汉二百年之气运,才造就了一个王莽。

王莽 一个素质很高的贵族 一个隐忍克制的官员 一个厚古薄今的哲学家 一个为实现自己的社会理念而奋斗的改革家 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书生和君王 一个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历史上仅此一位。

留给王莽的是一座废墟,王莽留下的亦是一座废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