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谆谆教诲 朝中老臣的诤谏之言

 songsgt 2018-01-31
谆谆教诲 朝中老臣的诤谏之言
——出自《大雅·抑》
发布日期:2017-12-15宝鸡日报


  本报记者 祝嘉
  西周末年,周幽王荒淫无道,宠幸褒姒,不理国事,加之连年自然灾害,百姓生活困苦、怨声载道。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 771年),犬戎攻打都城丰镐,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周幽王死后,诸侯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而迁都洛邑,是为东周,姬宜臼即周平王。
  是时,诸侯们希冀周平王能汲取父亲亡国的教训,励精图治,广施仁德,带领大家使国家重新走向兴盛。然而周平王一如周幽王般沉迷酒色,对国事不闻不问,对百姓不亲不爱,对朝臣不理不睬,这让西周遗老们倍感失望。
  正当大家纷纷犹豫退缩的时候,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决定指出周平王的问题,督促他反思悔改。这个人就是卫武公。卫武公是周文王九子康叔的后裔,也是周王朝分封国卫国的第十一任国君,先后辅佐过厉王、宣王、幽王、平王四代君主,堪称周王朝的元老级人物。作为一国之君,卫武公非常注重自省自察,并能广泛听取采纳各方建议,因而治下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根据《国语》记载,卫武公对众臣说:“不要因为我年事已高,就放松对我的要求,你们每天早晚都要给我提意见,如果听到他人有谏言,也要记下来转达给我。”
  卫武公明白,如果正面顶撞周平王,不但有伤他的面子,也不利于他理解和接受,因此,他写了一篇名为《懿》的诗,阐述无论为人还是治国,都要谦虚、谨慎、温和、自律、仁德,旁敲侧击地提醒、警示周平王。诗中提到“视尔梦梦,我心惨惨。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意思是,看着你懵懂无知样子,我心里既烦闷又悲哀;我耐心诚恳地教导你,你却对我不理不睬。根据史料记载,卫武公此时已年逾九旬,他作《懿》诗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自儆,而是为了帮助周平王迷途知返。然而,周平王又怎能够看得懂他的用心、听得进他的忠告?逐渐地,周平王的周王朝被各路诸侯架空;再后来,春秋五霸的政局逐渐形成。
  学界认为,《懿》诗就是《大雅》中的《抑》,诗中“诲尔谆谆”后来演化为成语“谆谆教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