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到平稳降压

 茂林之家 2018-01-31

中国心脏大会公布的最新结果,我国约有2.5亿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当中,仅有37%的患者血压得到控制。

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也会遇到很多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例如,在早晨查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形,某床患者看见我们就喊:“医生,刚才护士给我量血压时我的血压又高了,我也吃降压药了啊”。再详细询问后得知:患者6点起床,起床后在走廊散步,7点吃早饭,降压药是在早饭前吃的。这么一问,就知道患者血压忽高的原因了:降压药吃晚了。

另外,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时,患者常问的问题有:为什么回家以后我的血压没有在医院控制的好呢?我血压降到正常了以后是不是就可以停药呢?血压都正常了为什么还要吃药等等。鉴于此,本文就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介绍一下如何做到“平稳降压”,让高血压患者不再“恐高”!

第一、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病,只要诊断高血压就要终身服药。有些患者担心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或者是经济问题等,导致用药依从性差。目前没有一种降压药物是只有降压作用而没有不良反应的,但大多数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都是患者可以耐受的,并不会对健康有较大影响,相对来讲,是利大于弊。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按照医嘱长期服药,并及时复诊,根据血压情况及时调整用量。即使血压降低到正常水平,也需要继续服用小剂量的降压药物来保持血压的稳定。

第二、服药时间要固定

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不仅可以降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还可以避免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动态血压曲线呈双峰一谷的特点,即夜间血压最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在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各有一高峰。因此根据服药次数不同,服药时间也有不同。

1.对于长期服药患者,推荐使用长效制剂,即每天服药一次即可。而服药时间的确定,原则上应该是在24小时动态血压最高点前的1-2小时服用比较合适,有条件的患者可以根据血压变化曲线进行服药时间的确定。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清晨起床后血压较高,建议起床时马上服用降压药物,服药后再去做其他事情;

2.每天服用两次的药物应在起床时和下午5~6点前分别服用;

3.每天服用三次的降压药物,应在起床时、午饭后和下午5~6点前分别服用。

第三、长期监测血压

建议高血压患者必备一个血压计,每天测量血压和脉率,并随时记录在专用本上,等复诊时拿给医生,因为家庭自测血压对高血压的评估更加准确。在选择血压计和自行测量血压时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1. 购买正规厂家的电子血压计,应符合BHS(英)或AAMI(英)标准,并可同时记录脉率的血压计。袖带的选择应为:袖带气囊的长度与上臂周径比为0.8,宽度与上臂的周径比为0.4。

2. 测量血压前患者需静坐 5 min,一般测量坐位血压,将血压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袖带的松紧度应适当,以刚能插入一食指为宜,袖带的位置应距肘窝2-3cm为宜;可连续测2~3次取平均值。

3. 每天测量血压的时间要相对固定,测血压之前避免过度活动和情绪激动。

第四、良好的生活方式

除了药物治疗外,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和心理平衡等。具体做法为: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6克;保证蔬菜、水果、鲜奶的摄入,低脂饮食;坚持规律有氧运动(快走、慢跑、太极拳等);合理的休息和睡眠,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和应激;保持体重在正常的体重指数范围;戒烟戒酒,避免吸二手烟等。

第五、其他因素

血压随季节、昼夜、情绪等因素波动。一般冬季血压较高,夏季较低;清晨起床后血压较高,夜间血压较低;情绪激动时血压较高,平静时血压较低。因此,对于偶尔一两次的血压忽高或忽低,不要过于紧张。

有些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同时还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可能会引起血压的波动。因此患者在就医时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现在服用的药物。另外,有些患者轻信如祖传秘方可一次性治愈高血压等虚假宣传,自行停药,不仅不能降低血压,还会造成血压的波动甚至反弹性升高,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想送给高血压患者一句话: 宁可少吃一餐饭,不可少吃一次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