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无法聆听20世纪初叶火车汽笛在古越大地上的第一声吼叫,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绿皮火车的喧闹场景伴随着“被家人塞进车窗”、“挤满乘客的厕所” 和“座椅下睡人”的尴尬镜头却成为一种历史的幽默,永远地留在了记忆里。车站是一扇窗,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变迁:从过去的脏乱拥挤到如今的文明有序,从过去人工操作到如今闸机刷票、电脑控制,甚至一网包罗春运购票、进站全攻略,这不仅是城市的进步,也是社会文明的进步!老照片档案让我们了解这个城市,也让我们怀念从前。 宁波至上海的旅客列车停靠绍兴站,站车工作人员办理交接。(摄于1982年7月) 1937年11月(民国25年),始建于在越城区环城北路北边的车站路的绍兴站等级为二等站,是隶属上海铁路局杭州铁路分局管辖的萧甬铁路线,离杭州站63公里,离宁波站108公里。 50年代建造的铁路绍兴站(摄于1978年) 1953年,萧甬铁路开始重建,开工不到三年就分段先行通车,1959年10月1 日恢复全线通车,绍兴站作为一个中间站加入了全国的铁路网,从此改变了数千年以来的主要靠水路与外埠沟通的状况。 1956年建成的绍兴站舍极其简陋,候车室不到200平方米,客流大的时候,乘客只能在室外候车。 绍兴消防大队官兵到绍兴火车站义务搞卫生(摄于1979年2月) 1985年4月1日,旅客列车从原来的每天六对增至每天八对。 1986年10月1日,改建后的绍兴站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一次可容纳一千多人,是当时萧甬铁路上最大的候车大楼。 1986年10月1日启用的铁路绍兴站(摄于当日) 1995年底完成铁路萧甬线增建的第二线,满足了通过十三对客车的需要。 1996年绍兴站重建,2000年9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6305平方米,有候车大厅两个,一次可容纳旅客2000人,软席候车室338平方米,母婴候车室168平方米,售票大厅336平方米,售票窗6只。 2000年9月25日启用的铁路绍兴新客站(摄于当日) 2008年每天到发列车29对。 2009年5月29日,电力机车首过绍兴站。8月13日,子弹头列车首次驶入绍兴站。9月28日,和谐号动车组停靠绍兴火车站。 2013年3月1日,首列单机通过杭甬高铁绍兴北站。7月1日绍兴北站开通,总面积约25.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7611平方米。车站为高架站,采用线下式和线侧式相结合的站房结构,设有2站台6线,其中正线2条,到发线4条,站台为双岛式。车站站房面积19974平方米,站台雨棚面积26389平方米,绍兴北站的规模大约是绍兴原火车站的4倍,能够容纳上万名旅客进出了,每日班次132趟,原先停靠老站的所有动车均已改停新站,老站仅保留部分非动车组列车。 2016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以上。中国已全面进入铁路2.0时代,高铁站成为这个时代的缩影。 2017年1月5日,绍兴北站至北京南站的始发高铁G40正式开行,经10个站点,全程6小时7分,实现了绍兴历史上始发高铁零的突破。 (来源:区档案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