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教你三招99%的男人无法抗拒 几天前在北大清华平台发完《如何等到那位她》,女生纷纷@我,嫌我偏心,给男生写不给女生写。我好委屈啊,那篇写男生的文章,根本就是无心插柳。 我能给女生写什么?写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任何的成长经历在总结时都会有种痛点再次被戳中的沉重,难道让姐姐妹妹们和我一起,把那些早已愈合的伤口扒开,在持续痛苦中反省,都是泪啊,罢罢罢。搜肠刮肚,我有一篇年青时读《红楼梦》的读书笔记,承载着自己青春的羞涩、对爱情的憧憬,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拿出来读,独自追忆往日的时光,是自己压箱底的东西,不愿意与人分享,因为欠女生们一个交代,今天豁出去了。 记得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11岁的那年暑假,父亲要求我阅读并写读书心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特别喜欢薛宝钗。在读书笔记中夸奖她,识大体,顾大局,处事圆润,面面俱到,是我学习的楷模。父亲说我没看懂。我又看了一遍,还是觉得宝钗好。 转眼我也到了脂正浓、粉正香,情窦初开的年龄,闺蜜神秘的对我说,想谈恋爱一定要读《红楼梦》。带着这个目的,我瞬间读懂了《红楼梦》,才发现林妹妹最可爱了,她只用一招就秒杀宝钗,用三招99%的男人无法抗拒。 第一招,我最懂你。林黛玉生性计较,刁钻刻薄,甚至有时候近无理取闹,可为什么贾宝玉却不离不弃,把她当手心里的宝?因为林妹妹最懂他,宝玉认为世界是参差多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而八股科举制度是对个性的压制,传统的封建文化和孔孟礼教是对人性的粗暴干涉。他极端厌恶仕途经济,厌恶那些贪婪无行、钻营拍马的官僚士人。他对封建社会标榜为文臣武将典范的文死谏、武死战,大胆痛斥为沽名钓誉、国贼禄鬼。他这些言行在封建礼教看来都是大逆不道的。可是,林妹妹理解他、同情他、支持他,从来不劝宝玉去关心仕途经济,去读书做官,而是两人一起看反对封建礼教的《西厢记》《牡丹亭》,一起追求和探索世界的多元、人性的光辉。所以,宝玉对这位知心爱人,萦绕心头,如醉如痴,不离不弃。而我的楷模薛宝钗却不知深浅的劝宝玉去读圣贤书、去关心仕途经济,宝玉非常生气的说,林妹妹就不会说这种混账话,瞬间秒杀宝钗。 第二招,深情表白。纵观历史,夜深无人私语时,最深情的告白是唐明皇的那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史书却没有描写,杨玉环到底说什么导致皇帝这么深情,或者皇帝这么深情地告白后,环环又说什么了,会弄得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在一身?书中找不到。好不容易看到完整的男女深情对白是,钱谦益搂着柳如是说,我爱你白的肉,乌的发。柳如是偏着头娇嗔的说,我爱你乌的肉,白的发。可是,世间有几个像柳如是这么机敏的女子呢!倒是林妹妹的话最接地气,当宝玉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皇帝赐予的)郑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翻译成现在的语言就是:皇帝是什么东东,你才是我的唯一,本姑娘弱水三千,只取你这一瓢。可见,林黛玉柔弱的外表下,有一颗多么强悍、坚定的心。我小时候读到这里,总觉得林黛玉作,不识好歹,现在想想黛玉这样说,大概是女生最接地气,最深情的表白吧。 第三招,刷存在感。《红楼梦》第十八回中,林黛玉误以为宝玉把自己给的那个荷包送小厮了,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央求她作的香袋,拿过来就绞。宝玉忙把衣领解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个荷包解下来,递与黛玉瞧道:你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足见宝玉对黛玉是真心的,否则不会把荷包贴心上保存。这段说明在至亲至爱的白马王子那里,你一定要留下某种东西。《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在至尊宝心里留下了一滴眼泪,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然后,就是不断去刷存在感,为荷包的事情,黛玉又绞又剪、赌气、拭泪都可以解读为打情骂俏。所以,宝玉才会说:你走到那里,我跟到那里。 以上是我年轻的时候读《红楼梦》的心得,在红学专家看来,一定是幼稚而浅薄,甚至错漏百出。但对那个憧憬爱情,情窦初开的我来说,却是一次构建恋爱观的思维训练过程,我通过构建与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的恋爱关系,从而构建与世人的社会关系,整个过程无关对错,只有成长。 好了,不多说了,姑娘们,行动起来,乘着脂正浓、粉正香,到同学之约来邂逅你的白马王子吧! 同学之约,约吗?(点击阅读原文可获悉最近一期“同学之约”相关活动) 作者简介 小荷,一名努力工作,认真生活,业余喜欢旅游、写作的文艺女青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