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太歲怎麼辦? ●什麼叫「安太歲」? 答:古人觀測天象,以為天體運行六十年為一週期稱為「一甲子」,道教進一步把它們具像化成六十尊元辰星宿神,每尊輪流掌理人間禍福一年,稱作「值年太歲」。民間相傳若所屬生肖與當年之太歲相沖,即需祭拜太歲以求一年順利、平安,便稱「安太歲」。方法是到廟裡繳交一定的奉獻金,由寺廟統籌代理犯太歲者行善事積功德,以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 ●為何每隔十二年就要安一次太歲?而非安一次太歲就可一勞永逸? 答:人在一甲子中並非只有一年會被太歲沖犯。根據歲律,每人平均每年至少有一日的某一個時辰會被沖犯,而太歲符使用期限是三百三十一天,約一年。故無法安一次太歲就保一生平安,一勞永逸。 ●「安太歲」有何好處?不「安太歲」一定會招禍嗎? 答:民間相傳若犯太歲,運氣會不好。其實是犯沖歲運,不是犯太歲,故請當年太歲君來鎮年化運,以求一年內能順利無災,避免破財、受騙或遭人陷害等無妄之災。其實最重要的是平日多做善事。安太歲是提醒當事者行事小心,做事三思而後行,如平常做事均無愧於心,行得正,不安太歲也不一定有禍事臨門。 ●神職人員為信徒「安太歲」,有哪些手續? 答:神職人員首先必須知道安太歲者的生辰八字、地址,將它們登記在功德本上,然後以朱筆把安太歲者資料寫在疏文上,於安太歲典禮中焚香祝禱,並由具功德者誦讀疏文以邀福報。同時每月初一、十五日為信徒植福誦經消災,祈求值年太歲保佑安太歲者一年內平安、順利。 ●太歲符上記載什麼意義?請了太歲符令回家,要如何處理?辭太歲時又要如何處理? 答:太歲符上書寫「平安」、「鎮宅」字句,由神職人員推符唸咒,敕令「值年太歲」為符令「背書」,故符令上敕有當年太歲星君名字,可保犯太歲者個人平安、家庭順利。太歲符可隨身攜帶,至於請太歲圖像回家後,應貼在屋內清靜地方,表示對神明尊敬之意。最好是貼在神桌附近或一入大門即可看見的地方。謝太歲時最好將符令送回寺廟,於香爐焚化,感謝太歲星君;若不方便拿回廟裡,也可於大門口焚化,默禱感謝神明。 ●人在國外,忘了安太歲或找不到適當的地點安太歲,該怎麼辦? 答:人在國外,若想要安太歲,可請家人或親友為自己安太歲。如果忘了安太歲或找不到適當的地點安太歲,也不需掛在心上。最重要的是把太歲安在心上,並且行事小心、謹慎,三思而後行。平日更應多行善事,以累積功德彌補歲運中可能有的災殃。有些人平日就熱心公益、樂善好施;雖無宗教信仰,也不曾安太歲,也不見得會有禍事臨門。因為「善有善報」、「人在做、天在看」,十方神靈自然會庇佑善人。尤其太歲君亦是神,神極愛善人,會自動為好人化解災難。 ●「安太歲」要報生辰八字,孤兒或不知生辰八字的人要怎麼辦? 答:寺廟為信徒安太歲時,都會問當事人的出生年月日和時辰。有不少人並不知自己的生辰,甚至幾月幾日出生也不很確定,這些人也包含孤兒在內。故廟方會把資料填寫成「吉日吉時」,而本院蔡文老師也提供一種更保險確定身份的方法,即以安太歲者的一滴血滴在安太歲疏文中自己的名字上,如此就更萬無一失了。 ●「安太歲」都要繳交一定的奉獻金,這筆錢要做何用途? 答:寺廟為信眾安太歲均會要求他們繳交一定的功德金,目的在以信眾所繳交的奉獻金統籌代理行善事。藉由信眾繳交的奉獻金做慈善救濟、公益助人等活動,為安太歲者建設功德,以功補「禍」,功德回向奉獻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