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藏明清家具品鉴(二十八)——紫檀亭式方香几
这件香几是现有大部分明式家具图典中必提的紫檀明式香几。罗锅杖变体形式,裹圆结构,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从制式上看,应该为清代中晚期苏作制品。整体上,明式简约的韵味依然浓厚,器形上的方与线条上的圆达到了较为完美的结合。看点集中在直角攒接杖子上,因为紫檀密度较大,越小的构建进行攒接,越容易发展变形和脱榫,这件香几的杖子,在制作时候,起码工匠对木材的木性认识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能够利用木性弯曲或变形的特征,找准方向进行开榫拼接,使得小块木头在木性的相反方向达到互克,实现完美的结合。
其实,这件香几的器形决定了,其并不适用于紫檀制作,反而颜色较浅的黄花梨或花梨木较为合适。
但毕竟各大典籍对此件香几赞不绝口,这里笔者也就只能说“探讨”了。
经历了10余年老家具的认知和学习,对一件家具是否老的判断,经过不断的归纳、集中、提炼,可以概括到一个词上,或者说一个标准上,就是木材的“熟化程度”。
不言自明,这件香几的木材不够熟透,也就是意味着不是时间太长。说清晚期也是从学术上进行的简单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