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鸡栖子、皂角、大皂荚、长皂荚、悬刀、长皂角、大皂角、乌犀 采收加工:栽培5-6年后即结果,秋季果实成熟变黑时采摘,晒干。 药用部位:果实 产地: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四川、贵州等 科:豆科 原植物:皂荚 植物情况:乔木

高达15米。棘刺粗壮,红褐色,常分枝。
 



一回偶数羽状复叶,长12-18cm;小叶6-14片,长卵形、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5-3.5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斜圆形或斜楔形,边缘有细锯齿,无毛。 


花杂性,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花萼钟状,有4枚披针形裂片;花瓣4,白色;雄蕊6-8;子房条形,沿缝线有毛。 


荚果直而扁平,有光泽,紫黑色,被白色粉霜,长12~30厘米,直径2~4厘米。种子多数,扁平,长椭圆形,长约10毫米,红褐色,有光泽。花期5月。果期10月。




皂荚药材性状:果实呈扁长的剑鞘状而略弯曲.长15-20cm,宽2-3.5cm,厚0.8-1.5cm,表面深紫棕色至黑棕色,被灰色粉霜,种子所在处隆起,基部渐狭而略弯,有短果柄或果柄痕。两侧有明显的纵棱线,摇之有响声,质硬,剖开后,果皮断面黄色,纤维性。种子多数,扁椭圆形,黄棕色,光滑。气特异,有强烈刺激性,粉末嗅之有催嚏性,味辛辣。 

优等品以肥厚、色紫褐者为佳。 皂荚药性: 【本经下品 皂荚 味辛温。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 味辛、苦、涩,入手太阴肺经。降逆气而开壅塞,收痰涎而涤垢浊,善止喘咳,最通关窍。 《金匮》皂荚丸(皂荚六两,去皮,酥炙,蜜丸梧子大,枣膏和汤服三丸,日夜四服),治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以肺胃逆升,浊气郁塞,涎沫胶粘,下无泄路,故时时上唾;身卧则气道愈阻,弥增壅闷,故但坐不得眠。皂荚开闭塞而洗痰涎,通气道而降冲逆也。 皂荚辛烈开冲,通关透窍,搜罗痰涎,洗荡瘀浊,化其粘联。胶热之性,失其根据;攀附之援,脏腑莫容,自然外去;虽吐败浊,实非涌吐之物也。其诸主治:开口噤,通喉痹,吐老痰,消恶疮,熏久利脱肛,平妇人吹乳。皆其通关行滞之效也。 【本经原文】味辛,咸,温,有小毒。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生川谷。 【产地】皂树处处有之,结实名皂荚,以肥而多脂为良,其刺亦可入药。 【性味】味辛咸,性温,有小毒。 【主治】皂荚为通窍搜风拔毒杀虫要药,主风痹死肌,消痰涎,破坚症,治肠痈腹痛,溃散疮疡。 【别录】疗腹胀满,消谷,除咳嗽,囊结,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可为沐药不入汤。 【甄权】破坚症腹中痛,能堕胎,又将浸酒中取尽其精,煎成膏涂帛,贴一切肿痛。 【大明】通关节,头风,消痰杀虫,治骨蒸,开胃,中风口噤。 【宗奭】溽暑久雨时,合苍术烧烟辟瘟疫邪湿气。 【汪机】烧烟熏久痢脱肛。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药性颇峻,中病即止,凡由阴虚火炎,煎熬成痰,热极生风,至卒然仆蹶,不可遽用稀涎,耗其津液,致经络无以营养,为拘挛偏废之病,孕妇亦忌,畏空青人参苦参,伏丹砂粉霜硫黄磠砂。 皂角刺——即皂树刺,味辛性温,无毒,主通关窍,消痈疽,搜风,杀虫,治风疠,腹内生疮,妇人妒乳,胎衣不下。功同皂荚而力更锋锐,能直达病所,通风涎咽喉阻塞、治痈疽未溃均妙,痈疽已溃者、气虚者与孕妇均禁用。' 【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性味】 辛;咸;温;有毒 【归经】 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主痰咳喘满;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痫;喉痹;二便不通;痈肿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1-3g,多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搐鼻;或煎水洗;或研末掺或调敷;或熬膏涂;或烧烟熏。 【注意】 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按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用治风痰,牙皂最胜,若治湿痰,大皂力优。 2.《本草图经》:疏风气。 【注意】 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卒中风口歪:大皂荚一两(去皮、子,研末下筛)。以三年大酢和,左歪涂右,右歪涂左,干更涂之。(《千金方》) ②治头风头痛,暴发欲死:长皂荚一挺(去皮、弦、于)。切碎,蜜水拌微炒,研为极细末。每用一、二厘吹入鼻内,取嚏;再用一分,以当归川芎各一钱,煎汤调下。(《余居士选奇方》) ③治痰喘咳嗽:长皂荚三条(去皮、子),一荚入巴豆十粒,一荚入半夏十粒,一荚入杏仁十粒,用姜汁制杏仁,麻油制巴豆,蜜制半夏,一处火炙黄色,为末。每用一字,临卧以姜汁调下。(《余居士选奇方》) ④治大肠风毒,泻血不止:皂荚(长一尺二寸者)五挺(去黑皮,涂酥三两,炙尽为度),白羊精肉十两。上药,先捣皂荚为末,后与肉同捣令熟,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水下二十丸。(《圣惠方》) ⑤治便毒痈疽:皂角(用尺以上者)一条,法醋煮烂,研成膏,敷之。(《仁斋直指方》) ⑥治大风诸癞:长皂角二十条。炙,去皮子,以酒煎稠,滤去渣,候冷,入雪糕,丸如梧子大。每酒下五十丸。(《仁斋直指方》皂角丸) ⑦治风癣疥癞或皮肤麻木,死肌,风痹顽皮等证:大皂荚二十条(去皮、子、弦)。切碎,水十五碗,熬成稠膏。每日用少许搽患处;再以十茶匙枸杞子汤调服。(《马敬思自得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