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稚柳 国画作品欣赏(7)

 爱雅阁 2015-05-03
谢稚柳 国画作品欣赏(7)
 

      1943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芙蓉花开  镜片 设色纸本 1982年作              墨竹芙蓉图  立轴 1983年作

  

               
 
             花香引蝶  镜片 辛未(1991年)作

 

         
 
     花 鸟  立轴 设色纸本 1989年作                            莲塘清晓  立轴纸本

 

      
 
      莲塘图  镜心
    
《莲塘图》为谢稚柳极暮年之作,两片阔大的浓墨荷叶铺展于前,几枝荷花摇曳生姿、清丽绝尘,其后舒展的叶片层层叠叠,借色彩与物象的错落,营造出画面的空间感。荷叶粗笔大写,豪放恣意,不拘于形,而将舒卷柔劲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浓淡水墨杂以青绿色彩,形成墨彩交融的效果。花瓣双勾,淡绿染筋,明黄点蕊,风神卓然,切合“正是莲房消酒醒,为赊月色迓凌波”题意。此作气势纵放,笔力老辣,运墨敷彩娴熟自如,全不似暮年之笔。

 

                 
 
             竹林仕女  镜心 纸本水墨 1932年作             人物  立轴纸本
 
             
 
             板桥居士  镜框 水墨纸本
    谢稚柳的人物画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是工整的画风,一般以描绘佛像、高士、仕女为主。虽然他早年学习陈老莲绘画,却不曾学习明清人物画的纤弱之风,更勿提陈老莲图式的迂怪造型。谢稚柳的人物画直接取法于唐宋人物画,如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唐人的《宫乐图》、钱选的《蹴鞠图》等,其画中的高士形象清高淡泊,仕女形象雍容高华。张大千与谢稚柳交情甚笃,二人的人物画在形象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在线条笔墨中却有着许多不同。谢稚柳的线条健劲生动,心平气和,有蓄而不发之气,笔性圆厚;而张大千的线方硬刚健,有如剑气般的挥霍磊落。
    此幅《板桥居士》具有典型的谢氏人物画线条特点。观此画,线条气脉流畅,人物身上的服饰以高古游丝之线勾画,有秀劲古逸之气。人物的脸部被着重描绘,让人联想起《历代帝王图》中的人物,阎立本以人物脸部为绘画重点。高士形象儒雅淡泊,无繁冗多余之笔。谢稚柳的作品以花鸟和山水居多,间作人物画,画作皆精工典雅。他的艺术追求代表了近现代画坛重视宋元乃至晋唐画学辉煌的思潮。他力图维系文人画高贵儒雅的格调。
 
              
 
        观世音菩萨  1945年作                   敦煌舞女  立轴 1942年作
 
             
 
             南无观世音菩萨  1942年作  (240万元,2011年12月北京匡时秋拍)
    此轴《南无观世音菩萨》是谢稚柳中早期重彩工笔人物之精品力作。此作创作于1942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时谢稚柳33岁。这年,谢稚柳与张大千相偕到敦煌研究石窟艺术。期间他潜心对莫高窟、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等处进行考察研究,写成了《敦煌艺术叙录》、《敦煌石窟集》等书。总体看谢稚柳画风在40至50年代因此次敦煌之行发生改变。其中人物画颇多,虽仍存老莲骨体,但其点画取势俊秀稳健,已见唐人笔意,然而50年代以后人物画作就渐渐少了。
    此作以榆林窟盛唐壁画格法绘写观世音菩萨。菩萨开相完美,体态端庄,赋色艳丽华美,衣纹匀细,笔作中锋铁线描,流畅劲挺,颇具吴带当风之致。唐代的壁画中人物形象世俗化明显,菩萨曲眉丰肌,秾丽多姿,亲切温和,端庄慈宁中亦见女性之柔美,时谓的“菩萨若宫娃”于此件作品中亦可见一斑
 
             
 
                            仿老莲人物  镜框 绢本
 
               
 
       仿元人桐荫诗思图  立轴 设色纸本                 仿老莲居士笔  镜心 绢本
 
             
 
                                 仿老莲居士笔
 
          
 
      柳荫泛舟  纸本设色 1945年作                         仿宋人笔意  立轴
 
          
 
        仕女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觅句图  立轴 设色纸本
 
             
 
             西湖吟趣图
    题识:西湖吟趣图。霅谿翁有此图,兹拟其意。谢稚柳并记。 钤印:谢稚印、稚柳、谢
    此件是谢稚柳仿元“吴兴八俊”之一钱选《西湖吟趣图》之作。作品描绘的是梅花初绽的寒春时节,北宋诗人林和靖为梅赋诗的图景。画中林和靖双手围拢,伏于石案,凝神觅句。人物布景皆用笔雅致细秀,色彩淡淡渲染,一派清逸之气,笔墨工整又带古拙雅趣,深得钱选原作之精髓。与原作不同的是,谢稚柳在画作的左上方作了一支早春寒梅与诗人为伴。这支梅花,不再诗人眼前,而在其胸中、笔下,是他伏案凝思的具象。而梅枝简致疏淡,在不动声色中为这早春西湖的一幕平添了几分寒意,更烘托除了林和靖“梅妻鹤子”的高士之气。纵观全画,严整工致中又透出生拙秀逸之气,尽显谢稚柳一代大师功力。
 
               
 
               陈老莲笔意  纸本设色                          陈老莲笔意  纸本设色
 
             
 
             林和靖赏梅图  立轴 1943年作  百家湖博物馆藏
    题识:林和靖赏梅图。此予曩岁旧作。谢雅柳因题。伯朴先生方家雅教。三十二年初冬嘉陵江上谢稚柳。
  画中人物林和靖,北宋大诗人,隐居孤山,不娶不仕,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曾在西湖边,写下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首咏梅诗,成功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谢稚柳人物画传世极少,1930年他与张大千交往并远赴敦煌,开敦煌学研究风气之先,他的人物画创作也随之进入高峰。谢稚柳的人物画取法唐人,以佛像、高士、仕女居多,造型准确,刻画细致,设色雅致,仪态雍容。
             
 
             枫下诗易  立轴 设色绢本 1943年作
    题识:伯朴先生方家雅教,三十二年初冬谢稚柳嘉陵江上之作。 钤印:燕白衣(白文)、小谢(朱文)
    此幅谢稚柳仿陈老莲人物画《枫下诗易》,作于1943年冬。当年他和张大千结伴而行,自榆林窟往阑州,由陕入蜀后,大千回成都,谢公回重庆,当有嘉陵江之行,与此图中所题相吻合。谢稚柳先生三十三岁至敦煌后,由于敦煌石窟中以佛画和为之陪亲人物画为主,极大感染了作者,才有了此幅绘人物的作品。此图以陈老莲画法绘的高士,清秀儒雅,为其早年难得传世至今的精品。
 
            
 
      纨扇仕女  设色纸本  癸未(1943年)作            仕女  立轴 设色纸本 1951年作
 
             
                 
                       莫高窟初唐壁画仕女  立轴 设色绢本 甲申(1944年)作
 
                      人物  镜片 纸本 甲申(1944年)作
 
               
 
             讲艺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5年作
    《讲艺图》是谢稚柳早年少有的人物画作品之一。图中绘有四个人物,左边那位立于画缸侧,正在悉心讲授;右边三位是聆听者,表情神态各异:有执杖忘言的,有捻须颔首的,有背手思索的。三者身后,是一段山水屏风,作者以“画中画”的方式,描绘了一片浑厚华兹的山林,远处的泉水与中景处的茅屋相映成趣,又与屏风前的人物和谐相衬,古意盎然。
 
                        
 
                王子猷看竹图                       子猷看竹图  1946年作
 
             
 
            秋林闲客  立轴                             采菊图  设色纸本
 
               
 
             江干策杖  立轴 纸本 1945年作
    款识:江干垂柳织吴丝,青眼惟余去后思。彩笔工裁流靡体,金荃难得澹渊辞。远上莲社攒眉地,老子南楼咏夜时。浮世风期宜少贬,未应落漠是矜持。乙酉正月写,稚柳谢稚嘉陵江上。 印鉴:燕白衣、小谢、迟燕居
    《江干策杖》是谢稚柳人物画作品,绘一位高士执策而立,注视前方之景。该作品构图新颖,画家善用空白计白当黑,表现出一片水域之感,为观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画中人物雍容典雅,造型准确,线条流畅有力,设色淡雅。
 
             
 
               渊明醉扶图  立轴 乙酉(1945年)作
    款识:1.元人周素有此图,予偶袭其粉本,不效其法也。乙酉春暮,稚柳居士,渝州。2.伟弦先生方家雅正。乙酉新秋,稚柳居士时过长安。 钤印:燕息、小谢、谢稚、稚柳
    此帧《渊明醉扶图》作于1945年春,时先生三十六岁。根据作者自题,此作为袭元人周索的粉本稿,但又以己之法独出新意。故人物开相真切自然,惟妙惟肖,尤其陶渊明醉眼朦胧、步履蹒跚的神态,令人叫绝!1942年—1944年间,谢稚柳应大千之邀有敦煌之行,归后尝试揉和老莲及北宋前的敦煌画风,渐成风格,于此作可窥一斑。
 
             

             太白参禅  立轴 乙酉(1945年)作
    《太白参禅》作于谢稚柳36岁敦煌归来、由陕返渝之际,作品描绘诗仙太白席地静坐、对花参禅的形象,题材儒雅,逸趣盎然。人物造型端庄不失俊逸,赋色古艳而能淡雅,表现出超凡脱俗的诗仙气质,为谢氏早期士夫画的典型面貌。谢稚柳早年醉心明末变形画风,图中细劲流畅的线条,稚拙古朴的器型,与清逸秀挺的诗题互相辉映,从中不难窥见老莲的遗意与风骨。
 
                
 
              孔夫子唫思图  立轴 1947年作            宋人李安忠笔  绢本立轴 1946年作
 
                
 
      煮茶图  立轴 1947年作
 

             
 
            竹林逸致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46年作 (336万元,2010年西泠秋拍)
    款识:曾经巫峡神先醉,何必绵州鏖酒兵。巴山雾雨千竿竹,凝睇归人去后青。丙戌春暮,稚柳自蜀归江南。 钤印:谢稚(白)、稚柳(朱)、迟燕居(朱)
    《竹林逸致》是一幅描绘惜别心情的山水人物画佳作,作于“丙戌春暮”即1946年的4、5月间,其时谢稚柳刚刚“自蜀归江南”,住在上海虹口溧阳路他的新居。湖石丛竹间,高士方巾儒服,止步竹前,眸子里凝含一种若有所思,在淡雅的设色衬托下,作品恰到好处地呈现了画家所要营造的惜别气氛,给人寻思和回味。

 

          
 
             五柳先生  立轴 纸本 1947年作                  柳荫高士  立轴 纸本 1947年作

 

             
 
               读书秋树根  立轴 纸本 1946年作
    款识:读书秋树根。丙戌新正,稚柳居士。 钤印:燕白衣、小谢

    此作《读书秋树根》作于1946年,时谢稚柳36岁。画面上描绘了一位文人逸士端坐于石上,翻阅书籍。谢稚柳在此画中对于画面环境的营造,颇见功力。细竹,红树交错穿插,置于人物远处。细竹不加勾勒轮廓,以淡墨写出,树同样以淡墨,但勾出树干轮廓。同时,竹叶墨色变化用以区分前后层次变化,树上红叶,则布置得宜,使画面视觉上力避平整。人物以极细的笔法勾出衣纹,同时注意服饰变化,用淡墨染帽和衣袖处,地以赭石、石绿先后渲染,使画面视觉上更为丰富。整幅画作,既具平淡,又显雅致清丽,体现出谢稚柳具有的深厚传统中国绘画之造诣。谢稚柳先生人物画在他的所有创作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尤其是40岁之前的,更是不易得见。此图以老莲法绘高士,清秀儒雅,为其早年人物精品。

 

             
  
                        童戏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高士图  立轴  丙戌(1946)年作                 渊明吟趣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947年作
 
             
 
             东坡居士像  立轴 纸本 1947年作  (316.25万元,2011年12月长风拍卖)
    款识:北宋人乔仲常有《后赤壁图》,予因其二效写东坡居士。丁亥岁暮,稚柳居士记。 钤印:谢稚柳、燕白衣、苦簧斋、乌衣、鱼饮、鱼饮堂、苦簧斋、迟燕草堂、苦簧斋、鱼饮溪堂、迟燕草堂、调啸阁、鱼饮堂
    《后赤壁赋图》是北宋画家乔仲常的典型之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描绘东坡赤壁这一主题的作品。自乔仲常后,后人以东坡赤壁为题材作画,多绘赤壁泛舟、携游唱和之景。谢稚柳抛弃此题材传统的表现方法,独取乔仲常《后赤壁赋图》二之景,突出东坡先生个人形象,左鲈鱼右斗酒,回身与妻子告别的一瞬,来展现文人士夫胸有千驷、洗净铅华的仪态风姿。稚柳先生采用白描手法,效仿乔仲常而上追李公麟,缜密中孕雅逸,尽去吴道子的豪放雄强而独现细腻微妙的格调。白描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借助线条的刚柔并济达到“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样的展现形式诉说着高士的仙风道骨,传达了细密生命和灵动情感的呈露。
 
             
 
             渊明吟趣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渊明吟趣图。丁亥嘉平月,鱼饮溪堂谢稚柳。 钤印:小谢(朱)、燕白衣(白)、迟燕草堂(朱)
    此幅《渊明吟趣图》,设色古雅秀丽,线条流畅简练,似行云流水,深具唐宋风韵。图中陶渊明身着绛衣,拢袖立于溪前。人物温婉典雅,神情怡然,好似腹有诗书,气质非凡。身后古树挺立,更增古朴雅趣,注视良久,满身尘嚣皆为之涤荡。作品成于丁亥年(1947年),其时谢稚柳已与张大千敦煌摹写归来,人物画画风大变,并逐渐走向成熟。
 

             
 
             柳荫雅聚  立轴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高会流连酒百杯,凌云健笔走春雷。灵珠荆玉俱堪握,不见江山此霸才。永林先生方家雅正。稚枊居士谢稚。 钤印:谢稚、稚枊、海隅文房、鱼饮、鱼饮溪堂

    一九四七年秋,<谢稚枊画集>第一集在台湾出版,共收近作十二帧,首帧<枊荫清集>,画上题七绝一首,内容与本幅相同。本幅无署年,又具上款,似属出诸集中所录作品之后。若从画风,书题及钤用姓名印章两方,可推知约为一九四七年底之作。画中枊树高耸,主干粗壮,枝条密聚成荫,层层下垂如翠盖,令整珠老树似身披绿衣;与陂地上绵密的小草相视,画面一片清新淡雅。高士四人会于树下,论者或不涉世事俗务,与整幅画境自相脗合,这与画家四十年代屡写的「东篱赏菊」、「子猷观竹」等题材,互起呼应。他笔下经营极细致,特别见于人物体形及衣饰线条处理上,精准具质感,兼且古意盎然,逸气盈溢,洵属壮岁精绝之作,此题材、构图日后亦鲜有重复。

 
             
 
             巴山少女  镜心 1948年作  (209万元,2005年11月北京华辰)
    题识:(一)戊子六月,调啸阁稚柳居士画于重庆。(二)此旧作出于唐人锦障,工整浓丽,良为难能。甲寅深秋,谢稚柳题。 钤印:乌衣、稚柳、稚柳、谢  
    谢稚柳先生早岁即以宗法陈老莲博得画名,又随张大千远赴敦煌,为敦煌学研究开风气之先。他与傅抱石、徐悲鸿等人一样皆有一段客居重庆的经历。恰恰是这段短暂的时光,成为谢先生创作的高峰期。谢氏人物画作极少,所见皆为高士、仕女居多,《巴山少女》造型准确,刻画细腻,设色浓丽雅致,仪态雍容而贴近生活,绝无一点尘俗之气,是一幅极为罕见的人物写生精品。无怪乎谢老数十年后重见此图时,又欣然题跋,并发出了“良为难能”这样的感慨!谢稚柳三十三岁敦煌后,由于敦煌洞窟中以佛画和为之陪亲的人物画为主,所以在研究敦煌画及敦煌画所体现的前期绘画史的同时,也开始作人物画。他作的人物画每每都很情趣,题材儒雅,而且由于他的人物画源于敦煌画的隋、唐画风格,故显得端庄、敦重。他作的仕女雍容华贵,士大夫则风规清新俊逸。
 
               四美图  手卷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执扇仕女  立轴 设色纸本 1959年作                拈花仕女  立轴 1957年作

 

                   

             柳荫清暑图  立轴 1964年作               纨扇仕女图  立轴 设色纸本
    这是一幅典型的“谢家样”仕女图,丰腴的脸庞,蓬松的云髻,婀娜多姿的形体,是稚柳先生自敦煌归后所作人物画的代表作。谢老一生作人物画不多,然每一出,比偶绝唱。中国画的人物画,自晋唐以后,日渐式微,至明季陈老莲辈,大头短身,又似乎陷入怪圈。稚柳先生从宋人法度中入面目娇俏有公麟之妙、衣纹清圆追
子昂之极,复从敦煌中出。其笔下的仕女人物形神毕肖,迢拔磊落,又在仇唐,章侯之上。

 

             
 
             桐荫仕女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61年作

    题识:花气熏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以,八节滩头上水船。一九六一年六月稚柳居士谢稚柳时在上海。 钤印:稚柳居士、谢稚柳、迟燕草堂

    谢稚柳先生仕女,清脱华丽,直接唐人,与张大千相较,笔墨有生秀之韵趣,天真恬淡,如董香光之于赵承旨,有妙处。此图仕女即可谓洗尽铅华而雍容之相,妩媚之姿,自存于缣楮之中,腹有诗书气相华,良有以也。

             
 
              柳荫观泉  设色纸本 1966年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