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刘禅,都知道他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国君刘备的儿子,在刘备生前,因为他让大将赵云独闯敌营,多次濒临危险。他在刘备死后,更是枉顾诸多贤臣的辅佐,甚至将诸葛亮的临终遗言记反,最终将刘备费尽心机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了别人。下面就来讲讲刘禅的故事。 诸葛亮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他神机妙算,尽职尽责,帮助刘备一步步打下了蜀国的江山,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也是一个有野心,有思想,善于笼络人心,把握人才,因此,他领导的部下能人辈出,对他都忠心耿耿。 本来他们对于统一江山是信心十足,但是没想到的是刘备早早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刘禅接任他的位置。谁都没有料到的是刘禅竟然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不但没有将刘备统一江山的意志发扬光大,反而将他的江山败得一点不剩。 虽然刘备给刘禅留下了很多的能人贤士,但是刘禅却并不信任重用他们。其中诸葛亮就是刘备留给刘禅的一张王牌,而诸葛亮念在刘备的知遇之恩,始终遵守着刘备的临终遗言,一心一意的教导辅佐刘禅。 但是刘禅却对诸葛亮意见颇深,对于他的教导就像是耳旁风一样,完全听不进去。尽管如此,诸葛亮还是尽心尽力的帮助刘禅打江山守江山,但是没想到出师未捷身先死,在北伐的过程当中,死在了五丈原。 诸葛亮临死时,非常难过,他认为自己有负于刘备的重托,没有教导好刘禅,因此,他语重心长的给刘禅留下了六个字——“亲贤臣,远小人”。他希望在他死后,刘禅可以做到这六个字,进而守住刘备留下的蜀汉江山。 然而,刘禅在诸葛亮死后,就把诸葛亮语重心长的嘱托当成了耳旁风,继续随心所欲的做他自己,他不但没有做到“亲贤臣,远小人”,而且还听信谗言,渐渐疏远了刘备留下来的能人义士,甚至还重用一些阴险狡诈的小人。 刘禅的做法就与诸葛亮的嘱托恰恰相反,正因如此,蜀国在刘禅的统治下,变得越来越弱。同时,刘禅还是一个十分胆小,遇事就逃的人,以至于当别人兵临城下,蜀国危在旦夕的时候,他打都不打就直接将蜀国的江山拱手让人。 其实,他是有与之一战的资本,因为他拥有充足的粮草,和足够多的将士,再加上有正在赶来的援军。但是,刘禅一看到敌军兵临城下,他就慌了,他害怕自己输掉之后,丢失性命,因此他就将原本的必胜局变成了直接投降。 就这样,刘禅将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做成了“亲小人,远贤臣”,从而丢失了刘备费尽心思打下的江山。不得不说,刘禅真的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