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昏暗,形成月全食。一次月全食有初亏、食既、生光、复圆等重要时间点。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迎来一次千载难逢的天文奇观“超级蓝色血月”,这是152年来超级月亮、蓝月亮和月全食将首次同时出现。我们会同时看到一个肉眼可见的超级月亮和月全食。 形成原因
全食过程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观测要点方法月全食的观测方法:使用双筒望远镜或者天文望远镜,7倍以上就可以清晰地观看到。可以站到高处看,这样视野会很好。也可用肉眼直接观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就可以作以下两项月全食观察。 记录亮度颜色月食时月面的亮度和颜色可区分为以下5级:0级,非常暗淡,几乎看不见;1级,稍亮,呈黑黄色,细节难以区分;2级,微亮,呈黑红色或棕黄色,中心有些暗斑,外侧相当明亮;3级,呈砖红色,能看见月面细节,但很模糊;4级,呈铜红色,非常明亮,外侧很亮,略有蓝色,可看到大的细节。观察月全食时,要对月面的亮度和颜色的级别作出判断,并记录下来。同时也要记录当时的天气情况。 产生影响相关延伸月食分类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 没有月环食。由于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这也意味着在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出现月环食这种现象。 月食必定发生在"望"(即农历十五前后)。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有观点认为,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光度分级L=0 深黑色 (食甚时,月球几乎肉眼看不见)L=1 黑带有灰或者棕色 (分辨细节有困难) L=2 深红或锈红色 (本影中心深黑色但外围较光亮) L=3 砖红色 (本影边缘光亮或带黄色) L=4 明亮橙红色 (明亮本影,边缘带蓝色) Fischer月全食光度分级 2 肉眼可见月海及主要环形山,其它细节须用小形双筒望远镜(口径4 cm 以下)才可看见 。 1 须要口径5cm 至15cm 的望远镜才可见细节 0 须要15cm 以上口径望远镜才可见细节 这两项数据很重要,在做月全食正式观测时需要将这两项参数写到报告里。 历史传说哥伦布与月食 传说,16世纪初,哥伦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买加,与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了冲突。哥伦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个墙角,断粮断水,情况十分危急。懂点天文知识的哥伦布知道这天晚上要发生月全食,就向土 亚里士多德与月食 公元前4世纪,亚里土多德从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而推断地球是球形的。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和公元前2世纪的伊巴谷(Hipparchus)都提出通过月食测定太阳一地球一月球系统的相对大小。伊巴谷还提出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月食,来测量地理经度。2世纪,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记录来研究月球运动,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在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前,科学家一直通过观测月食来探索地球的大气结构。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记录。 天狗食月 古代中国与非洲民间认为月食是"天狗吞月",必须敲锣打鼓才能赶走天狗。在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部分原理,他认为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阳的光挡住了,"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看到地球影子的圆形而推断出地球是圆的。前3世纪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前2世纪的喜帕恰斯(Hipparchus)都提出过通过月食来测定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传说有一位名叫"目连"的公子。生性好佛,为人善良。十分孝顺母亲,但是,目连之母,身为娘娘,生性暴戾,为人好恶。有一次,目连之母突然心血来潮,想出了一个恶主意:和尚念佛吃素。要作弄他们一下,开荤吃狗肉。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说是素馒头,要到寺院 天狗星《山海经》里记载的"天狗"、"天犬",即天狗星。郭璞在注释中引《周书》云:"天狗所止地尽倾,余光烛天为流星,长数十丈,其疾如风,其声如雷,其光如电。吴楚七国反时,犬过梁国者是也。"清代学者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指出,《山海经》里的"天犬"、"天狗"都是兽名,"郭注以天狗星当之,似误也"。正因为郭璞的错误注释,"天狗"、"天犬"才升天为天狗星,也就 天狗星又称"犬星",就是苏轼写的"西北望,射天狼"中的天狼星。天狗星是天上较亮的恒星,只有太阳、月亮、金星、木星、火星等比它亮。当它接近地平线时,常闪烁着多彩的光芒。有人说天狗星是天犬的鼻子,有的认为是犬的眼睛。狗是人们的好伙伴,"天狗"却是人们畏惧的凶神恶煞。看见它吉少逆多,有损伤、车祸、开刀等血光之灾。清毕沅的《续资治通鉴》载,至正六年(1346年),司天监奏:"天狗星坠地,血食人间五千日,始于楚,遍及齐、赵,终于吴,其光不及两广。"后天下之乱,皆如所言。 拍摄葫芦串历年记录2010年12月21日,精彩绝伦的月全食将现身冬日天宇,很多人都想目睹此次"天狗吞月"的盛况。天文专家表示,遗憾的是,中国公众很难拍到记录月食完整发生过程的"糖葫芦串"像。 21日发生的这次月全食,北京时间12月21日13时28分,月球就将进入半影;14时32分初亏,月食正式开始,但此时对于中国全境来说月球还在地平线以下,无法观测。16时17分食甚,即月球进入地球本影最深处时,中国有少数部分地区可以观测。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轮暗红色的月亮从东方升起。到16时54分生光,即月球开始离开地球本影,此时东北、华北北部和山东半岛月亮已经升起,以上地区的公众可以找个东北方向无遮挡的地方欣赏月偏食。此时可以连续拍摄到月亮逐渐从地球的本影当中挣脱出来的照片。18时02分复圆,月亮完全离开地球本影,全食宣告结束。本次全食最大食分1.261。本次月全食,对于中国的观测者来说很难观测到整个过程,月食发生时正值中国白天,公众只能等到日落之后欣赏月偏食了。 2011年中国可见的月全食发生,分别在6月16日和12月10日,其中12月10日那次中国可以看到全食的全过程。 6月16日,对于全球来说,亚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南极洲都能观测到6月16日的这次月全食。其中能全程可见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西部和非洲东部,中国东部广大地区可以观测到带食月落。 12月10日从食既到生光,全食时间有51分钟 这次月全食是继2001年1月10日后,中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主要基 2014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预测,北京时间2014年10月8日下午5时14.4分将上演月全食,全食过程持续1个小时。 预测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5时14.4分,月亮将进入初亏(月球刚进地球影子);晚上6时24.6分为食既(月球刚刚全部进影子);晚上6时54.6分为食甚(月球进影子深处);晚上7时24.5分是生光(月球刚出地球影子);晚上8时34.7分是复原(月球刚刚全部出地球影子)。整个全食持续时间即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持续时间是从食既到生光总共为一个小时。 2015年2015年北京时间9月28日上午将发生月全食,北美、南美、非洲、西亚、东太平洋地区和欧洲等地都有机会看到。 9月27日,月球将距离地球最近,也会完全进入地球的阴影,把月亮染成一个“血月”。届时只要有黑暗无遮挡的天空,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这一奇景[1]。9月27日恰逢我国中秋佳节,不过由于月全食发生在白天,我国将看不到。 天文专家表示,虽然我国公众在中秋佳节看不到“红月亮”,但今年最大最圆的月亮,即“超级月亮”将于9月28日出现,再次验证“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2015年中秋佳节月全食和超级月亮双重天文现象出现,超级月亮加月全食的天文现象是30多年来首次出现,上一次超级月亮和月全食同时出现是在1982年,而下一次将出现在2033年。[2] 2018年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迎来一次千载难逢的天文奇观“超级蓝色血月”,这是152年来超级月亮、蓝月亮和月全食将首次同时出现。我们会同时看到一个肉眼可见的超级月亮和月全食。“蓝月”由英语“blue moon”直译而来,意为“罕见的事情”。天文学中,“蓝月”是一个月中的第二次满月,因相对罕见而被叫做“蓝月”。“超级月亮”指的是月亮“微胖的体型”。本次“蓝月”发生时,月亮恰在近地点附近,从地球上用肉眼观测,月亮看起来比平时更大。[3]“血月”则是指月全食,当地球移动到太阳和月球之间的时候,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把太阳光散射,将红光被折射至月球表面,因此呈现出红橙色,俗称“红月”或“血月”。 “蓝月”并不稀有,但如果“蓝月”是一颗“超级月亮”,又同时发生月全食,那就是十分罕见的天象。“超级月亮”和月全食叠加出现,在20世纪的百年中仅出现过5次,上一次发生这种现象可追溯到1866年3月31日。 此次“超级蓝月”与月全食“大戏”,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上演,且月全食主要过程发生在前半夜,非常利于观测和拍摄。同时,全球太平洋地区和北美西海岸地区也能一睹风采。 与日全食不同,月全食对于观赏器材的要求并不高。因此,观看月全食,你需要准备的是……在一个天气晴朗、看得见月亮的地方,吃饱穿暖,擦亮眼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