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有气节的朝代,坚决不投降,皇帝连同文武官员集体殉国!

 林小霖 2018-01-31

明朝末年,天灾不断,边患严重,更兼有朋党之争,崇祯皇帝虽然有心杀贼,却最终无力回天。公元1644年,李自成占领北京,崇祯在煤山吊颈自尽。

崇祯一死,皇宫后妃、宦官宫女、士绅名流等也都追随而去,半天达数千口,宁死也不投降,太悲壮,太有节气,古来罕见!

明思宗朱由检(1611-1644),其父亲是朱常洛,母亲是刘氏。崇祯为朱常洛第五个儿子。是中国古代非常努力,同时也是最为悲剧的天子,他本不是亡国之君,却做了亡国之君。“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八个字,能够概括崇祯皇帝的生涯。

在殉国之前,下令全体家眷就义。

他对周皇后说:大势已去,没有办法挽回了,你身为皇后,为天下的表率,应当轰轰烈烈的死,而不是被俘虏侮辱。周皇后悲情痛哭,说道:妾身追随陛下十八年,妾身绝不独生,说罢两人泪如泉涌,默默无语。

随后,他命令左右随从传旨给众嫔妃和太后,和她们说尽快自尽,不要败坏了先帝的名声。

而后叫过来出身边的几个儿子,命令宫女们给他们换上了平常老百姓带补丁的衣服,告诉他们从此为布衣,不要再想其他了。随后便殉

崇祯一殉国,宫中大多半人都找出了绳索。周皇后带头殉国,众嫔妃紧跟。宦官殉国成百,宫女殉国三百有余。绅生生员等七百多家、三四千口人整体殉国而死。

中国上下两千年,朝代更迭屡见不鲜,但像明朝这样文武官员大范围就义,还真是亘古罕见。可以说,明朝纵有千般不好,但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确实是最有节气的朝代。

国破家亡,但铮铮铁骨,却在史书中熠熠生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