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办学治校,角色定位要理清

 秀美红河 2018-01-31

只要是想做胜任的和称职的校长,要想不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学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给校长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带来更大的挑战。因此,校长们用学校管理系统感到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了。校长工作确实很忙,但一定要忙得有目的、有意义。在形形色色的繁忙之中,有一种忙可能加剧了校长的无价值感,需要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这就是被迫的忙。

校长办学治校,角色定位要理清

厘清哪些是该做的事,在办学治校的过程中,校长的核心角色是什么?校长对学生健康成长担负重要角色,因为这一角色需要的外在支撑最少,受外在的制约也是最少的。我做校长十几年来,之所以较为成功,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减少干预、教育督导机构的科学评价密切相关。这三个方面是我依法办学的基本保障,能让我按照学校发展的规律办学,能让我一心一意地安静办学,能鼓励我饱含激情地潜心办学。

校长要忙而不乱,忙得主动和有意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下,面对重构教育和学校的任务,校长的角色已不再局限于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而应发挥更广泛的政治建设作用、社会文化作用、规则制定作用以及学校外部关系重塑的作用。

校长办学治校,角色定位要理清

许多校长工作之所以忙乱,是因为误入了一种“问题诊断解决者”的角色定位。这种角色定位使得校长在具体事务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而难以自拔。校长们在学校管理系统查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远比待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校长工作于是也越来越忙,也由此变得越来越茫然。抱持“问题诊断解决者”角色定位的校长,在日常工作中大都养成了查找教育教学错误、不足的工作习惯,总在不断地检讨工作中的缺失,以为校长的责任、能力根本体现在对问题的查找与解决上。

“问题诊断解决者”的角色定位之所以能获得许多校长的支持和推崇,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科学范式的规训使然、现代政治话语的怂恿结果、商业成功的典型利诱。学校管理系统基于缺失和以问题为本的问题诊断解决者定位,最可能导致一种整体上的失望情绪,造成人际关系的崩溃和想象力的萎缩。问题解决模式在社会工作中很容易造成断裂、漠视可能性、缺陷预言的自我实现、过度依赖专家和科层制、疲于应付和短视等弊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