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剑桥大学 | 学院的名字放荡不羁,只要屁股好看就加学分!

 汐钰文艺范 2018-02-01


剑桥大学 来自链景旅游 13:17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剑桥大学”



你好,欢迎你每天听旅行。本期我们要介绍的是英国的高等学府——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作为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从这里走出去过很多名人,比如牛顿、达尔文、拜伦、霍金,还有8位英国首相等等。在人们眼里,剑桥是一所学术氛围很浓厚的大学,但在它的背后,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接下来我就从三个方面介绍你所不知道的剑桥:为什么剑桥各个学院的名字起得如此放荡不羁爱自由?为什么学霸们要靠着屁股赚学分?还有为什么剑桥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切,得先从剑桥的诞生说起。


早在中世纪时候,英国没有大学,英国人要读大学只能走读坐船去法国。久而久之,排外的法国国王就有小情绪了:“总到我这蹭流量,我们自己的学生都教不过来了。”英格兰国王心想:“难道我不要面子的啊,不带我们玩儿,我们就自己建学校。”就把去法国读书的学者都召回了,在自己牛津镇的宫殿旁开了个书院,这就是牛津大学。没过多久,随着大量学生的到来,原本宁静的小镇生活被打破了。于是学生和小镇居民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就像两个人的矛盾先从口头的“你瞅啥”“瞅你咋地”开始,然后就开始动手了。部分牛津大学的学者想着: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于是为了避难,就迁移到了剑桥镇,创建了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没有校园,没有围墙,也没有校牌,绝大多数的学院都分布在剑河的两侧,由于河上的桥梁很多,所以起名叫剑桥大学。这里培养了很多科学家,最出名的就是牛顿。没错,就是苹果掉在头上发现地心引力的那个科学家。那颗树原本生在牛顿故乡,经历了一次暴风雨的洗礼后折腰了,直到1998年科学家发现它还在顽强地生长,所以现在被迁移到了牛顿就读的三一学院宿舍楼前面。如果你去剑桥大学游览,就会看到这棵小树,不过你会发现,这哪是一棵苹果树,人们都被骗了,牛顿到底是被什么树的果实砸的呢?还需要你自己去寻找答案。

 


牛顿所在的三一学院由当时的国王亨利八世创建,距今有400多年了。不过这在剑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有历史的房子一抓一大把。正是因为历史悠久,每间宿舍的造型都不相同,倒霉的孩子挑到了塔楼上的房间,半夜想去上厕所,都要抓着绳子顺着没有保护措施的螺旋楼梯摸到楼下。

 


说到这你可能会纳闷,这三一学院也能称得上是学院的名字吗,好像随口一个翠花、淑芬就成了人名一样。这就是我下面要讲的,剑桥学院的名字起的还真就这么随性:有的叫国王有的叫王后,估计当初起名的灵感是想凑副扑克。


在这里还有一件好玩的事:有个想申请剑桥的学生捧着31个学院的名单研究三天,还是百思不得其解,郁闷之余,给剑桥招生委员办写了一封信:“亲爱的先生,我非常有诚意地研究了你们的学院,但是仅靠诚意还是想不明白每个学院到底是干啥的,其实我就是想读材料系,我想你应该知道把我往哪个学院送,剩下的就交给你了……” 他这封信自然是让招生老师哭笑不得。因为剑桥的学院相当于一个个的“俱乐部”,各种志同道合的人凑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社区,没有什么专业的限制,完全以人为本。如果数学系的对文学感兴趣,就可以去上文学课,通过考试,还给你发学位。所谓“学无常师”,意思就是,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广博的知识系统。

 


就是这样一个喜欢把学霸们“散养”的剑桥,不仅在学院名称上不分你我,还经常会给学霸们举办一些奇葩的活动。


为了强化学院学生的凝聚力,各学院之间还会定期自发举办竞赛。每年夏季考完试的传统项目就要属剑河上的“纸船世锦赛”了,虽说是用硬纸板、保鲜膜做成的船,但你还别说,做出来的船有模有样,能载人也能划,外形也相当酷炫,有的长得像龙舟,有的直接把“泰坦尼克”这个词写在了船身上。结果也和泰坦尼克号的结局一样,划着划着船就没了……不过不用担心,这条小河只有一米多深,不会有什么危险。

 


要说每年最受欢迎的评比,还要属每年冬天校刊举办的“年度好屁股”大赛。寒冷的天气挡不住学霸们的热情,有的戏精甚至全裸站在寒风中拍下自己的背影。最后由全球在线网友投票选出18名剑桥“最美臀部”,票选最高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学分。由此可见,剑桥大学之所以成为名校,除了综合实力之外,还和它奔放的校园风气有很大的关系。

 


前面我们提过剑桥大学都分布在剑河的两边,其实在剑河上有很多小桥,最有名的是数学桥和叹息桥。数学桥,相传是牛顿亲自设计并建造的,整个桥体没有用一根钉子和螺丝固定。后来,女王学院的学生为探究这座桥的奥秘,把它拆开之后就没法复原了,于是只好用钉子重新固定成现在的样子。不过这仅仅是传说,牛顿是不可能建造这座桥的,数学桥是在牛顿去世后建立的,如果是真的,那肯定是牛顿的棺材板没压住。不过这也可以看出剑桥人对牛顿的钟爱。和数学桥相对应的是圣约翰学院的叹息桥,之所以叫叹息桥,是因为校方总是让犯了错误的学生来到这里,面对河水,独自反省。

 


不过面对剑河美好的风景,只会是一种享受吧。就像徐志摩看到此景就写下了耳熟能详的《再别康桥》,也就是那句经典的: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现在在剑河边的一块草地上,还为徐志摩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诗碑。这块诗碑,如今已成剑桥一景。这块碑是谁立的呢?

 


这就要提到一个在剑桥任职30多年的老教授,他的名字叫艾伦·麦克法兰。一切要从艾伦教授在剑桥教学期间遇到的一件事说起,当时有人要移走一棵河边的柳树,但有人反对。他很奇怪,剑桥这么多柳树为什么这一棵不能砍?后来才知道,有个中国诗人叫徐志摩,曾在剑桥大学写了一首关于剑桥的诗——《再别康桥》,很多中国人都知道,里面提到过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棵柳树正是诗里写到的那棵树,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棵柳树已经成了剑桥大学的一个IP了。老教授顿时觉得徐志摩很了不起,而且还让千里之外的人认识了剑桥。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研究徐志摩。他知道了徐志摩是一位西方文化的先行者,他把西方的文化带到中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所以建议学校为徐志摩立碑,一来呢是纪念这位文化使者,二来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中国优秀学生,到剑桥来求学、深造。艾伦教授还说,剑桥后来在克莱尔学院还立了孔子像。克莱尔学院作为剑桥大学的一个资历很老、实力很牛的学院,能把一个中国文化名人接纳进来,绝不是一件小事,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纳、敬畏和尊重。

 


剑桥大学尊重每一位求知的学子,曾有一则新闻登上了中国的热搜,说的是52岁流浪汉因为喜爱阅读,并通过努力被剑桥录取,他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激动地表示:“这辈子第一次为自己感到骄傲。”没错,剑桥大学虽然是名校,但是却为每一个人敞开怀抱,真正做到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