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辰溪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江湖扁舟 2018-02-01

辰溪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全力为迁辰厂、校、单位提供建设用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华北、华中大好河山相继沦陷,武汉、长沙一带的机关、工厂、学校、医院、商号等纷纷内迁,时下的辰溪已成为湖南西部重要的疏散之地。仅一年多点时间,迁入辰溪较大的工厂就有汉阳兵工厂等9家,迁入的大中学校、湖南大学等有5所,入迁的机关单位已达14个……。为确保这些单位能正常运转,辰溪人民在自身困难和田土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仍腾出了大片土地用于这些单位建厂、办学和职工建房。湖南大学于民国27年(1938)迁辰,校址选在龙头垴,当地百姓按政府指令和学校需求,任其选用土地 200余亩,中有三分之一的用地为良田,连其田赋都不收取,设在南庄坪的汉阳兵工厂用地更多,更是任其所需,在当地征用。民国33年统计,迁辰的厂、校及单位共征用耕地1200.5亩,免征赋银59.32两,均为辰溪人民所负担。

抗战期间西迁辰溪的湖南大学

投工投劳抢修机场和公路

抗日战争时期,为适应军事战略布局和抗战需要,国民政府视湘西为军事重地,相继在这片热土上修建了芷江机场、溆浦桥江机场、黔阳沙湾机场、安江临时机场和辰溪皂角坪机场,所用民工均是从本县和相邻一些县征调的,辰溪县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抽调民工较多一的个县。

944年春,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从辰溪及近邻的几个县征调5万民工修建辰溪皂角坪机场,辰溪人民投工投劳的人数最多,各种负担也是最重的,好在大家奋力拼搏,也只仅用一年时间就修建完工。这一年,辰溪人民还按国民政府决定,将安化烟溪到溆浦大江口段的公路延伸到辰溪三塘驿,与湘黔公路相连,时称 “江山公路”,也叫“山烟公路”,全长32.45公里,辰溪段长13.4公里,全在本县保和乡(今火马冲镇)抽调民工1000多人奋战而成,为沟通湘中地区与大西南的联系,加快公路交通运输,夺取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收容、救济数以万计难民

抗日战争爆发后,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许多难民相继流入辰溪,且基本定居在县城辰阳,致使城镇人口急剧增长,约占全县总人口19万人的50%,其中沦陷难民人数由抗战初期的2.5万人增到5万余人。他们中有的开办小工厂,有的设摊沿街叫卖,有的去厂矿、店铺做小工,有的则是流落街头靠救济。为了安置好难民,民国28年(1939),县政府奉命设立第21、24两个“难民收容所”,分别由夏泽、周禄容负责管理,共收容特困难民2628人,每人每月发给供养费5元。对年富力强有谋生技能者,则给资遣散,促其自谋生活,县府则尽力为其提供宅地和建房木材。至民国31年(1942),共扶持难民在新市街、大道路、河街及双溪口两岸建房152栋。与此同时还在县城城隍庙开办了“难童学校”,除免费受教育外,还发给学生衣服、鞋袜及棉被等,较好地解决了难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随着战局的恶化,难民还在不断入境。是年秋共疏散难民6355人,县政府垫发大米250余石,国币37000元,以资救济,直至抗日胜利返家。

数千辰溪男儿奔赴前线作战

民国27年(1938)7月,“辰溪民众抗日自卫团”成立,至当年9月,自卫团已发展到有1300余人枪。据《辰溪县志》载,八年抗战期间,辰溪共有6000余人直接参与了抗日正面战场作战:①民国29-31年(1940-1942),沅陵、辰溪、溆浦、会同、芷江、黔阳、怀化7县共有2800名青年志愿者入营,其中辰溪藉青年逾500人;②民国33年,国民党以抗战为名组建“中国青年军”,驻县的湖南大学、省立第四师范、云麓中学、沅澧中学、云峰中学及县立简易师范,县立初级中学等有400余名学生应募入伍开赴前线杀敌;③民国34年3月,隐蔽下来的中共党员米庆轩在县内组建了一个有60多个青年参加的“抗日中队”,手持武器奔赴溆浦龙潭直接参与雪峰山会战,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他们中的绝大数人也同自愿入营者一样“舍了小家,为了国家”,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生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母亲的尊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