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常规督导工作方案
2018-02-01 | 阅:  转:  |  分享 
  
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常规督导工作方案(试行)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使各地督导的规范化、科学化,特制定本调
查方案。一、目的(一)全面了解我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定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
、提高疫情报告质量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二)统一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督导的标准和要求,逐步形成常态化的规范管理机制。二、
适应范围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三、内容(一)卫生行政部门1.本辖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
责任报告单位能否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传染病报告。2.为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工作提供经费保障情况(以本级用于传染病常规监测与网络
直报、疫情报告相关技术培训、督导检查及直报设备更新维护等专项经费的拨付手续或正式文件为准)。3.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测与传染病报告
管理工作督导情况,有无总结和通报(以发文、原始记录及结果通报为准)。4.加强医疗机构诊疗登记和电子病案的规范化管理,应当统一设
置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放射科、检验科登记项目并要求规范填写情况(以制定下发的正式文件为准)。5.指导医疗机构建设电子病历系
统应涵盖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包括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模块(以制定下发的正式文件为准)。6.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传染病疫情定期发布情况。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监测管理工作情况。1.1实时监视辖区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完成报告卡的审核、查重
等各项工作;建立甲类及采取甲类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疫情(以下简称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与流行、不明原因肺炎及
本地罕见传染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发病、死亡等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流程,包括信息确认、处理应对等情况(以书面监控记录及相关核
实处理报告为准)。1.2定期开展辖区信息网络报告正常运行情况、报告和审核的及时性和重复报告等质量的监控和综合评价,查找原因
并提出改进措施情况(以文字资料为准)。1.3传染病监测资料分析利用情况。包括传染病监测资料的定期分析;传染病暴发流行和其
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题分析;分析报告的反馈情况(以文件、书面材料和网络直报系统反馈等为准)。2.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指导和质量
督导评估。每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督导和评估,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并指导其整改的情况(以原始记录和总
结等文件为准)。3.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网络直报相关技术培训情况。每年对本级和下一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辖区医疗机构专业人员
开展传染病监测方案、监测资料分析、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统计规则等技术培训(以培训记录等相关资料为准)。4.传染
病疫情监测与网络直报工作人员以及设备配备情况。5.传染病网络直报用户对直报系统性能的评价情况。6.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网络直报工作
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三)医疗机构1.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1.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使用(含电子病历)与诊疗传染
病相关的感染科、急诊科、内科、儿科、皮肤科、住院部等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或电子病历系统的传染病登记项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
范。门诊日志登记至少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出入院登记传染病病
例信息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10项基本内容。1.2检验部门
、影像部门传染病登记及反馈情况(含电子病历)。查阅检验部门和影像部门的登记簿或电子登记系统的项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是否有异
常结果的反馈机制以及是否及时反馈的情况。检验部门登记项目应当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放射科登记项目
应当包括开单科室或医生、检查日期、病人姓名、年龄、检查结果。2.院内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及处置情况。查阅相关机制流程及分析、
反馈记录。包括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分析本院传染病疫情,并在全院及时通报结果;制定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预案。
3.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制度院内是否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工作自查与评估,并对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整改,以自查过程记录和总
结文档为准。4.传染病报告质量督导与评估4.1检查方法4.1.1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包括规模相当于二级及以上的民营医疗机构
和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下同)从内科、儿科、感染科等科室抽查法定传染病病例30例(门诊病例20例,住院病例10例),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规模相当于一级的民营医疗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下同)抽取8例;病例不足时,全部抽取;
没有查到法定传染病病例,请注明门诊量,并注意查明相关原因。纸制诊疗登记:现场查阅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薄,抄录初步诊断病名为法定
传染病的病历,填报附件4。电子病历:请被查医疗机构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导出就诊病人的电子病历信息,查阅初步诊断病名为法定传染病的
信息,填报附件4。4.1.2抽查的病例应当包括本年度不同月份的病例,相同病种不能超过50%。应当注意抽查呼吸道、肠道、虫
媒及自然疫源性、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等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对于乙肝、肺结核、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仅抽查初诊病例。4.1.3住院病
例需查阅病案资料,填写病例的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等。4.1.4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从抽查的30例法定传染病病例中,复印20份纸
质传染病报告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查的法定传染病病例纸质报告卡全部复印。4.2报告质量督导指标定义检查内容应包括
传染病报告率、及时报告率,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完整率、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报告率:比较分析医疗机构诊断登记的传染病病例和同
期该机构网络直报的病例,若医疗机构诊断登记的病例进行网络直报,计为报告,否则计为漏报。计算公式为:传染病报告率(%)=大疫情网络
直报系统报告病例数/医疗机构诊断登记病例数×100。及时报告率:比较分析医疗机构现场登记病例的诊断日期与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该病例
报告卡的生成日期,甲类及采取甲类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的两者间隔在2小时及以内,乙、丙类传染病两者间隔在24小时及以内计为及时
。计算公式为: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病例数/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病例数×100。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的
关键字段信息,包括病例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病例分类、死亡日期、填卡日期、报告单位和
报告人,填写无缺失计为完整。计算公式为: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数/抽查纸质报告卡数×1005.传染病
网络直报工作人员和相关设备配备情况。查阅相关记录,查看直报人员操作,了解网络直报所需设备配备和网络直报密码管理情况。6.定期开
展传染病报告培训和考核情况。查阅培训、考核记录,包括每年对临床医生、新进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及最
新传染病诊断标准等技术培训,以及对培训效果的考核情况。7.报告单位用户对直报系统性能的评价。8.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网络直报工作存
在的主要困难。四、结果与评价督导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及质量评价,分为管理指标和结果指标,将采用量化评分制进行评价,各
级各类卫生机构纳入考核的指标及内容见表1(附件1-3中标注星号部分),其它均作为调查了解内容。表1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督导
考核指标考核单位考核指标考核内容考核时间各级疾控中心过程指标1、组织参与督导上一年度2、规范诊疗记录上一年度结果指标
3、工作经费保障上一年度4、机构网络报告率1、异常信息响应机制上一年度各级疾控中心过程指标2、技术指导与培训上一年度
3、数据分析利用上一年度4、人员及设备本年度本年度结果指标1、及时审核率上一年度3、重卡率上一年度4、督导覆盖率上一年度
医疗机构过程指标1、诊疗记录项目设置及填写规范本年度2、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上一年度3、传染病情况分析和通报上一年度4、培训
上一年度5、人员及设备本年度结果指标1、漏报率本年度2、及时报告率本年度3、报告卡填写完整率本年度4、报告卡填写准确
率本年度5、报告卡与网络直报电子卡一致率本年度五、组织与实施(一)组织形式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每年一次组织开展辖区内
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工作,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实施。县区疾控中心按方案完成本级及下级各医疗机构的督导工作,省级和地市级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在县区级督导工作的基础上对本级及下级进行抽查,并对辖区现场督导数据质量负责,同时完成报告质量管理的评估。各级督导的频率
和数量见表2(参考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01年8月《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2012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对部分省份进行现场督导,复核数据质量。表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责任报告单位督导频率及数量表类别
调查对象频率(次/年)数量/次县区级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次全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抽查1/4以上市级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心疾病预防控制1次1/3以上县区地市级医疗机构全部县级医疗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1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省级地市级、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次1/4以上的地市、抽查地市所辖县
区1个省级医疗机构全部地市级医疗机构1个县级医疗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
二)数据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督导方案和数据采集的培训工作。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负责本级督导的数据收集并于规定
时间内完成在线填报工作。(三)时间安排每年10月31日前,完成现场督导工作以及现场调查数据的在线录入和审核确认,12
月中旬完成省内督导总结并报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疾控中心原则上在第四季度组织国家督导组完成对部分省份的督导检查和数据质量的抽样复核工作
。次年6月31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全国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工作总结和评估报告。(四)其他事项填报的纸质调查表由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妥善保管备核。现场调查组对被调查单位的反馈意见记录于附件5,并在现场调查结束时,当场总结反馈。技术支持联系单
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联系电话:010-58900412/58900411;电子信箱:dids@chinacdc.
cn。附件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表单位名称:省地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级别:①省级②地市级
③县区级调查内容调查项目B1.传染病网络直报常规监测管理工作情况B11接收卫生行政部门下拨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经费总额:【
】万元,其中用于传染病常规监测工作经费【】万元、传染病网络直报相关技术培训和指导【】万元、督导工作【】万元、专用设备更新维
护【】万元;B12传染病及时审核率【】%;B13传染病报告卡实时监测审核的频次:【】次/天B14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
机制和流程:①无②有B15异常信息实际快速响应处理工作记录:①无②有B16辖区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质量监控与评价:
①是②否,如B16“①是”,请填写:B17辖区传染病报告质量存在主要问题是(可多选):疗机构报卡不及时②疾控中心审卡不及时
③重卡较多④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低⑤其他,请注明B18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请列出最重要的2条,注意语言精练):B
19是否定期开展传染病监测数据分析:①是②否;如“①是”,周期(可多选)是:②周分析③月分析④年分析⑤其他B
110是否开展专题分析:①是②否;如“①是”,最近一次专题分析的主题是B111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是否及时向各有关单位进
行反馈:①是②否,如“①是”,请填写;B112反馈方式为(可多选):①正式文件反馈;②网络直报系统反馈;③书面材料反馈;④
其他,请注明B113是否定期对属地所管理的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进行本地备份:①是②否,如“①是”,请填写:B114备份
周期是:①日②周③月④年⑤其他B2.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及评估B21是否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及评估:①是②
否如B21“①是”,请填写:B22共调查辖区责任报告单位【】家;共查出法定传染病总数【】例,其中进行网络报告【】例,及
时报告【】例,准确报告【】例;及时审核【】例,列出漏报较高的前3种传染病,分别为、、和。如B21“②否”,请
填写:B23本年度不能开展检查指导原因:B24对发现的问题是否开展二次督导:①是②否,如“①是”,最近一次督导的主题是
B3.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网络直报相关技术培训情况B31是否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网络直报相关技术培训班:①是②否如B31“①
是”,请填写:B32共开展培训【】次;接受技术培训人员总数:【】人次数;B33最近一次专业技术培训时间:主题:培训对
象:①本级疾控中心;②下级疾控中心;③医疗机构;培训【】天;B34(最近一次培训)是否有参加培训人员签到表:有;是否有培训
总结:①无②有;培训平均成绩:【】分;如B31“②否”,请填写:A35不能每年度开展技术培训的原因:B4.相关人员配备情
况传染病监测与网络直报管理人员指从事传染病常规监测与网络直报管理具体业务人员,不含仅负责专病系统监测管理相关人员。传染病常规监测与
网络直报管理具体业务主要包括传染病报告卡收集、整理、填报、审核与确认;常规疫情分析、报告与反馈;疫情管理与网络直报技术培训、检查、
指导;直报系统基本编码管理与维护等。B41本单位从事传染病监测与网络直报管理人员总数:【】人,其中专职【】人;所有人员中本科及
以上学历【】人,公共卫生专业【】人B42该岗位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年限最长【】年;最短【】年,平均岗位年限【】年B43
在岗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传染病疫情常规监测、分析与网络直报相关培训人数:【】人B5.网络直报设备配备情况B51是否有传染病报告
管理专用计算机:①无②有专用计算机使用年限(以配置最早尚在使用的为准)【】年B53疫情24小时值班电话:①无②
有B54专用笔记本电脑:①无②有B55无线上网卡:①无②有B6.网络直报系统性能调查(本单位负责人组织讨论后填报)B61本单位认为目前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录入、审核、查重、统计查询、质量管理等基本功能是否完备:①是②否,如“②否”,请列出您认为最应该增加的功能(仅列1项):B62本单位认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操作是否简单:①是②否,如“②否”,请列出您认为操作最复杂的是:B63本年度不能正常登录网络直报系统【】次,超过2小时共【】次。B64对网络直报系统的个案信息的审核、数据查询、数据下载速度是否满意:①是②否,如“②否”,请您说明具体情况:B7.存在困难(本单位负责人组织讨论后填报)B71目前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网络直报管理存在主要困难(请列出最重要的2点,注意语言精练):①被查单位领导签字: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组主要成员签字:调查表在线录入人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